農民工因工致殘怎么辦
農民工在工作過程中若人身受到了損害的,此時想要獲得工傷賠償,則就必須要先進行工傷認定和工傷鑒定。否則的話,就無法按照工傷進行賠償。有的人不知道,農民工因工致殘該怎么辦?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介紹。
一、農民工因工致殘怎么辦
在我市就業的被認定為工傷且傷殘等級達到1--4級的外市農民工,本人自愿選擇一次性領取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一次性領取標準按照工傷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的年齡以及傷殘等級核定,具體標準為:
1、滿16周歲不滿30周歲傷殘等級一級的為20萬元;二級為18萬元;三級為15萬元;四級為13萬元。
2、滿30周歲不滿50周歲傷殘等級一級的為15萬元;二級為12萬元;三級為11萬元;四級為9萬元。
3、滿50周歲以上傷殘等級一級的為9萬元;二級為8萬元;三級為7萬元;四級為6萬元。
農民工本人自愿選擇一次性領取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應當在申請核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時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并與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一次性領取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書面協議;一次性領取待遇后,工傷保險關系終止,用人單位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二、出國人員發生工傷怎么辦
出國、出境人員在國外期間出現工傷,按照《國務院關于駐外、援外人員在國外犧牲、病故善后工作的暫行規定》(國發[1981]147號)和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6]266號)的規定,應該按照以下情形處理:
1、出國、出境人員的勞動關系在國內并參加工傷保險的,在境外負傷、致殘或死亡時,應由境外有關方面承擔傷亡賠償責任的,應向外方索取賠償。外方給付的賠償金歸當事人或其親屬所有,但需要償還國內墊付費用;
2、獲得境外傷害賠償的,國內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或傷殘補助金不再發給;
3、境外傷殘賠償金低于國內標準的,補足差額部分;
4、工傷人員及其親屬到境外定居的,憑生存證明領取撫恤金;也可以一次性領取有關待遇,并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農民工在工作中受傷的,并不是一定就會造成傷殘,此時還有可能出現一般損害的情況,由于評不上傷殘等級,因此獲得工傷賠償就相對要低一些。那要是農民工因工致殘的話,就需要根據實際造成的傷殘等級來作出相應的賠償了。
下一篇:工傷賠償是否為一次性賠償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