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還是比較健全的,農民有新型農村保險,城鎮居民還享受居民養老保險,對于職工,則有基本職工養老保險作為保障。可以說是實現了對全社會養老保險方面的覆蓋。雖然說都是社會保障的一部分,但是這些養老保險是不同的。那么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是什么?下面小編從幾方面簡單做個總結。
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1、保障對象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障城鎮就業群體;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城鎮非從業居民群體。
2、實施強度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實施的,是雇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基數和比例來繳費的;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3、繳費標準不同。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準,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比較“有彈性”,繳費標準從100元到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6個檔次。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這就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4、籌資結構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
5、統籌機制不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進行統籌,不論是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還他人資助全部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6、待遇計發不同。不論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但二者的計發辦法不盡相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相同的,都是以個人達到60周歲(或退休年齡)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于139(139指個人賬戶計發系數)。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二者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以絕對額來確定的;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較為繁雜,其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相加后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加發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按照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確定。計算參保人員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時,應當包括其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工資指數
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如何繳費?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準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由此可見,那些城鎮下崗待就業人員、兒童和未享受職工養老保險的人群,可以購買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繳費標準、保障和實施對象及待遇發放上。職工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和基數是確定的,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動,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有多個檔次的繳費標準,購買人可以靈活選擇。
上一篇:遼寧養老保險如何計算
下一篇:湖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