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鄉村的經濟不是十分發達,道路崎嶇,導致村民就醫十分不便,故而鄉村醫生也應運而生,直到現在,鄉村醫生對解決村民的就醫問題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保證其可以安享晚年,國家相關單位制定了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政策。
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最新政策:
衛計委《關于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 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的通知》 (國衛基層發〔2013〕14號)。盡管該文件并沒有就村醫身份轉變,給予明確的安排,但仔細研讀,還是可以看到老退優轉等穩定優化村醫隊伍的新觀點。
1、老可退,退有所養
文件明確規定,“建立鄉村醫生到齡退出機制,原則上年滿60周歲的鄉村醫生不再在村衛生室執業,如情況特殊可延長工作年限”。“地方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引導鄉村醫生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生養老政策”。“采取多種形式提高鄉村醫生養老待遇,確保其養老金收入不低于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盡管居民最低保障(低保)還很低,但畢竟明確規定,村醫年滿60歲可以退休,退后必須有養老保障。
2、優轉總算敲定
一直以來,在優化村醫隊伍方面,一些專家提出“嚴進優轉劣汰老退”政策,但一直沒有被政府采納。這次終于將“優轉”確立了下來。文件規定,“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將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統一管理”。這是一大進步。依我看,符合《執業醫師法》規定具有執業資格的鄉村醫生,理應是國家技術干部,應該給他們干部身份與待遇,沒有哪個地方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應該刪去“有條件的地方”六個字。
3、嚴進比先前國務院文件規定更靈活
在對新進入村衛生室的村醫,文件仍然堅持“嚴格依法”,即鄉村醫生必須具備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或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并在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注冊獲得相關執業許可。并明確“新進入村衛生室從事預防、保健和醫療服務的人員原則上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
考慮到各地情況不同,擔心一律要求新進人員具備執業醫師(助理)資格,在目前情況下可能出現人員斷檔,因此又提出,“條件不具備的地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允許具有中等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或者經培訓達到中等醫學專業水平的其他人員申請執業注冊,進入村醫療衛生機構執業”并將準入權下放給省市。
同時,對“在村衛生室從事護理等其他服務的人員”也明確要具備相應的合法執業資格。這些規定比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3〕14號)更加靈活與可行。
4、“縣聘、鄉管、村用”的鄉村醫生聘用原則
過去,村醫在執業活動中,老被“欺負”,與衛生院院長關系不好,經常被尋事找茬兒讓你不得好過;就連負責管理村衛生室的衛生院公衛辦(或公衛科)干部也可以給村醫難受。村干部動不動也可以讓村醫不好過,甚至拿著村醫的生殺大權,如果村醫與村干部關系處的不好,他們找村民不停地告狀,讓你不得安生。政府有關部門,如藥監、稅務,甚至媒體也老愛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愚弄村醫。
因此,衛計委這次規定,村醫縣聘、鄉管、村用就可以排除很多不必要的干擾。但是文件又明確對村醫實行勞動合同管理,要求“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與鄉村醫生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
5、村醫“一般診療費”10元左右增幅大
從前規定,鄉鎮衛生院一般診療費10元,村衛生室5元,明顯覺得不夠公平。報銷規定均報90%,也就是衛生院看病,醫療保險報9元,衛生室報4.5元。但一般診療費存在的問題不單純是高低的問題,主要問題的群眾難以接受及與勞動不相符的問題。
6 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將80%資金補助給村醫,而且按月撥付
大概是很多地方,村醫的補助被層層克扣,衛計委這次下了狠心,規定“鄉村醫生各項補助經費實行預撥制”。而且明確“由縣級財政部門直接將補助經費的80%以上按月撥付鄉村醫生,余額經考核后發放。要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撥付到位,不得挪用、截留”。
根據以上鄉村醫生養老保險的最新政策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那些滿足退休年齡的鄉村醫生,采取到領即退的原則,在年滿六十周歲后即可退休,退休后可以領取養老保險。根據相關政策的規定,即使是在鄉鎮衛生院就醫,也就可以進行醫療費的報銷的。
上一篇:2017年新農村養老保險包括哪些
下一篇:教師辭職后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