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條件是什么
農村的失地農民是指具有征地所在區域戶口,并對所征土地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在被依法征地后失去部分或全部土地的人員。那么,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條件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
一、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條件是什么
我國為了保障農民的權益出臺了農民養老保險政策,而對于新農保制度實施時,是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規定。
二、農村養老金新政策
1、繳費變革
養老金也就是養老保險,一直以來都是分檔次進行繳納的,并且有規定的年限的,檔次越高年限越長,也就意味著未來的養老金就會更多。而很多以前的養老保險繳費的標準都是比較低的,這是導致很多農民朋友在老了之后每月能夠領到的養老金少之又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也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劃分調整了養老保險的檔次。
2、養老金上調
在農村無論是否繳納過養老保險,國家對于老年的農民朋友都有一定的補貼。但是這些基礎養老金并不能夠滿足老年農民朋友的基本生活,于是國家一直在不斷地提高基礎養老金,并且還提供了很多的補貼。就有類似于農村老人的高齡補貼等各種補助。目前已經有部分地區的基礎養老金也提高了不少。
3、養老資格認證
國家畢竟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老人,為了盡力地幫助到每一個老人,國家如今也建立了一個健全的養老體系,并且將能夠領取養老金的農村老人進行了實名認證。這不僅僅是對老人的保障,更是防止有別有用心之人進行冒領。
三、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繳納標準: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首部《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該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
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對于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后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于不愿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愿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用人單位欠繳社保費或處3倍罰款。
以上就是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條件是什么的相關內容,從上文可知,已滿60周歲可以開始享受領取,并且參保繳費必須達到15年的就可領取養老保險。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律師。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農村養老保險怎么領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