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保險如何選擇?
從理財?shù)慕嵌瓤矗梢钥紤]盡早購買重大疾病保險,萬一發(fā)病,不但可以得到醫(yī)療費用,還可以彌補因病帶來的收入損失。
1、消費型重疾險更劃算
重疾險,有的是定期返本型,有的是終身返本+分紅型,還有什么分紅險附加重疾險,到底該怎么挑?萬一一直沒出險,投入不就都打水漂了?那還是買個最終會返本的險種吧,感覺劃算些。
盡管各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chǎn)品五花八門,歸根結底,重疾險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兩大類。據(jù)了解到,消費型重疾險是指不具備現(xiàn)金返還功能,得了合約內(nèi)容約定的重大疾病才給付的重大疾病保險責任的保險,其優(yōu)勢在于保險費用相對較低。儲蓄型重疾險則是在消費型的基礎上,增加滿期返利的功能。廣州創(chuàng)必承理財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校外碩士導師孫明展表示,消費型重疾險就是一種最單純的保險產(chǎn)品;而如果選擇儲蓄型重疾險,其保費會比消費型稍高些,相當于把一部分保費購買了上述同款的消費型重疾險,另一部分保費則以比銀行存款更低的利率存在保險公司。
購買儲蓄型重疾險并不劃算,不如直接以相對少的保費選擇消費型重疾險,余下閑錢可再規(guī)劃用于其他的投資理財方式上,獲取比購買儲蓄型重疾險所得返利更好的回報。
2、保障種類并非越多越好
2007年8月,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和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共同推出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guī)范》,明確了25種疾病為重大疾病,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障范圍必須包括這25種疾病中發(fā)生率最高的6種疾病,即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術、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和終末期腎病。保險公司還可以根據(jù)自身有條件或特點再增加相應的種類。
查詢多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chǎn)品發(fā)現(xiàn),它們保障的重疾種類多為15至30種,比如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一款正在熱賣的產(chǎn)品,保障種類為30種。少數(shù)產(chǎn)品的保障種類多達40種以上,比如陽光人壽的一款產(chǎn)品,保障的重疾種類有42種,還包括原位癌、主動脈介入手術等10種常見疾病。
不過,保險業(yè)人士提醒,重疾險并不是保障種類越多越好,增加種類意味著保費也相對貴些,他建議,如果像茱莉一樣有家族遺傳病史,在購買時則關注這類疾病是否在可保的范圍內(nèi),留意產(chǎn)品是否提供多次賠付的功能;其次,重點關注目前最為高發(fā)的重疾種類,即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后遺癥、重大器官移植、冠狀動脈搭橋、終末期腎病等。
某大型險企培訓部講師郭女士表示,女性市民還應多關注女性高發(fā)的重疾,比如年輕女性高發(fā)的紅斑狼瘡等。如果資金允許,建議配備重疾險和女性疾病保險。
3、逐年交費最劃算
如果條件允許,重疾險自然是越早買越便宜。以中國人壽的一款終身重疾險為例,其保額為10萬元,交費期限為20年,0歲購買則一年保費為1450元,如果是30歲購買,一年保費為2840元,45歲投保人一年則需交納4040元保費。
在交費方式上,大致可分為分期交付和一次性交付。郭女士告訴記者,一般建議投保人采用分期交付的方式,其中又以一年交一次最為劃算,如果拆分為每半年交一次,可能會多支付約4%的保費。
還了解到,假如使用一次性交付的方式,所交的總額看似比多年交的總額略低,但是,假如被保險人在交費期間患重疾,重疾保險金的給付發(fā)生在交費期內(nèi),那么,從給付之日起,不用再交隨后的保費,而保險合同仍繼續(xù)有效。以一份交費期限為20年的重疾險為例,假設被保險人在交費的第5年患重疾,采取一年交一次保費的方式,則相當于只支付了四分之一的保費,比在購買時一次性交納所有保費要劃算得多。
4、保額起碼要20萬元以上
“無論給任何人買保險,都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保障充足,二是性價比高,簡而言之就是買夠、買抵。”孫明展告訴記者,重疾險的額度就應該覆蓋大多數(shù)重疾的平均治療成本,患重疾后起碼要花40~50萬元的醫(yī)療費用。醫(yī)保重疾的額度在各地有差異,以廣州為例,重疾可額外報銷15萬元,所以成年人購買重疾險,保額起碼要有35萬元以上。他認為,廣州成年人選購重疾險,20萬元保額才算勉強及格。郭女士建議用“雙十”原則來考慮,即選擇約為自己年收入10倍的保額,每年交的保費占自己年收入的10%。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沒有針對重疾的醫(yī)保報銷,孫明展建議家長,如果為孩子購買兒童重疾險,保額以50萬元為宜,預算為每年5000元左右,購買時不用過分強調返還因素,應重點考慮保額與保費的性價比,保障越高,保費越便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