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首創勞動糾紛調處模式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我國在勞動爭議處理中一直采用“一調一裁兩審”的基本處理模式,在多年實踐中,也暴露出許多弊端,如周期較長、效率不高、程序繁瑣等。為此,淮安市六部門在裁調對接、訴調對接的基礎上,整合工會調解、勞動仲裁、法院審判等各方資源,有效地使勞動人事爭議調處工作實現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據了解,“三庭合一”以后,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庭成員主要由市總抽調精通法律、善于調解的工會工作者組成,受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和人民法院委托調解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和法院派員駐市總工會開展工作,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庭調處案件具有法律效力。希望此舉能解決之前處理模式的弊端,改善我國目前勞動維權的困境。
為了給解決勞動糾紛提供“一站式”服務,努力打造職工維權的“綠色通道”,淮安市在前幾年已經建立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庭和市勞動人事爭議巡回仲裁庭、市勞動人事爭議巡回法庭的基礎上,日前又率先在全省將“三庭合一”,并舉行了“三庭合一”的揭牌儀式。
出席“三庭合一”揭牌儀式的省總工會副主席楊星云說,淮安市率先在全省實行“三庭合一”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處模式,這是新形勢下工會組織主動融入社會矛盾大調解體系、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推進平安淮安建設的一次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這一平臺的建立,為淮安市工會更好地服務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和舞臺,必將在推動平安淮安、和諧淮安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也為全省工會維權工作的創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星云強調,勞動爭議調解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加強勞動爭議調處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各級工會要大力加強勞調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把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熱心調解工作、樂于服務職工的人員,充實到工會調解崗位上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對職工群眾充滿感情的勞調員隊伍。要建立正常的勞調員培訓制度,通過辦班學習、參加仲裁、旁聽庭審、法律援助等途徑,全面提高勞調員的業務素質和調解能力。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和滿腔的熱情去調解,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以誠感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在情、理、法中找到調解工作的結合點,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和諧雙贏,確保調處每件勞動爭議案件收到案結、事了、人和的效果。
下一篇:委員稱:我國產假時間應與國際接軌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勞動仲裁知識排行榜
- 01勞動仲裁管轄地如何選擇
- 02 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和注意
- 03 如何避免勞動仲裁的風險
- 04雙倍工資仲裁時效有多長?
- 05勞動仲裁怎么申請
- 06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多久
- 07勞動仲裁受理時間有多長
- 08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 09如何申請強制執行勞動仲裁裁
- 10什么是仲裁時效中斷及中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