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傷殘鑒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工傷傷殘等級一共有十級,確定工傷傷殘等級就是為了確定賠償的標準以及賠償的計算標準。不同的等級工傷傷殘賠償的數額不一樣。那么你知道工傷傷殘怎么賠償嗎?工傷傷殘鑒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呢?勞動法律網小編將在接下來這篇文章中為您詳細解答這方面的問題。
一、工傷傷殘鑒定賠償標準
(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2、
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3、
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4、
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注: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五級、六級傷殘待遇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五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2、六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傷殘津貼
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2、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注:難以安排工作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照月發給傷殘津貼,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三)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標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2、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3、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4、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二、工傷傷殘待遇
1、護理費。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結束,即醫療終結后,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對其勞動能力進行鑒定。根據工傷職工日常生活對他人的依賴程度確定護理標準,并確定護理費標準。生活自理與對他人的依賴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生活自理能力差,對他人依賴程度高;生活自理能力強,對他人依賴程度低。一般以工傷職工的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動等情況確定護理標準,從而確定工傷護理待遇。《工傷保險條例》第32條第1款規定:"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與停工留薪期間由用人單位負擔工傷職工的護理費用相比,傷殘護理待遇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護理費用社會化的工傷保險待遇。傷殘護理待遇是大多數國家工傷保險待遇的組成部分。
2、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需要或者因輔助從事生產勞動需要,必須安置假肢、義眼、鑲牙和配置輪椅或其他代步工具等輔助器具的,按照相關標準配置。相關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規定:"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3、年金性傷殘津貼。亦稱永久性傷殘待遇或定期傷殘待遇,是指根據法律、法規規定按月、以工傷職工工資水平的一定比例發放給工傷職工的生活補助。年金性傷殘津貼對工傷職工而言至為重要,這部分傷殘待遇是工傷職工基本生活的來源或依托。《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對于1-4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年金性傷殘津貼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4、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為此,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能夠使工傷職工成為市場中的就業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具有乎等的就業權,他們一樣具有選擇市場的權利。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為他們謀取新的工作崗位提供了相應的條件。
以上就是工傷傷殘鑒定賠償標準的有關內容。對于發生工傷的職工來說,了解工傷傷殘的賠償標準和計算方式是很關鍵的內容,這些是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定。如果你在主張工傷賠償的時候,遇到的不懂的法律問題或者阻礙可以資訊勞動法律網的專業工傷方面的律師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
上一篇:骨裂工傷鑒定幾級傷殘?
下一篇:工人胳膊骨折算幾級傷殘?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