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期間生活津貼怎么發放?
我國法律規定了企業必須為員工辦理社保,員工如果因工受傷,就可以由社保部門對員工的損失進行賠償,減輕員工的經濟負擔。社保部門會根據員工的工傷鑒定結果發放相應的補償款,單位也會在工傷鑒定期間為員工發放一定的生活津貼,那工傷鑒定期間生活津貼怎么發放?勞動法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工傷鑒定期間生活津貼怎么發放?
在勞動能力鑒定期間,未能上班的工傷職工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生活津貼,該生活津貼應從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之日起計算至鑒定結論作出之日止。
勞動能力鑒定期間的生活津貼。
1、法律依據《重慶市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停工留薪期滿或停工留薪期終止,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在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期間,停發停工留薪期待遇,未能上班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生活津貼,其標準不得低于因病醫療期內的病假工資。從評定傷殘等級的次月起,按照相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
2、生活津貼的計算期間應從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之日起,計算至鑒定結論作出之日止。
3、生活津貼是給予未能上班的工傷職工的生活補助,故工傷職工在勞動能力鑒定期間,如到其他單位上班,請求原用人單位支付在此期間的生活津貼的,一般不予支持。
二、工傷鑒定的程序
(1)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2)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3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4)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5)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6)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員工發生工傷會申請工傷鑒定,在此期間用人單位都應發放生活津貼,直到鑒定結論出來為止。生活津貼的標準不能比病假工資更低。但要注意的是,生活津貼的發放只針對不能上班的員工,如果在工傷鑒定期間員工到其他單位上班但要求原來的單位支付生活津貼的,該要求是不被支持的。
上一篇:工傷鑒定去哪里?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