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職業,有些職業是很危險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會經常受傷。 勞動者受傷后,必須經過工傷認定之后才能確定是工傷,然后才可以申請工傷賠償,享受工傷待遇,而工傷傷殘等級不一樣,面臨的賠償標準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首先需要進行工傷傷殘鑒定。那么,一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呢?下面就由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
一、一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1、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傷致; a、 植物狀態;b、極度智力缺損(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 c、 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3級以下);d、 截癱(肌力2級以下)伴大小便失禁。
2、頭面部損傷致雙側眼球缺失;或一側眼球缺失,另一側眼嚴重畸形伴盲目5級。
3、脊柱胸段損傷致嚴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嚴重障礙。
4、頸部損傷致呼吸和吞咽功能嚴重障礙。
5、胸部損傷致:a、 肺葉切除或雙側胸膜嚴重廣泛粘連或胸廓嚴重畸形,呼吸功能嚴重障礙; b、心功不全,心功w級;或心功不全,心功五級伴明顯器質性心律失常。
6、腹部損傷致:a、 胃、腸、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嚴重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 雙側腎切除或完全喪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7、肢體損傷致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關節以上,下肢在踝關節以上)或三肢以上完全喪失功能。
8、皮膚損傷致瘢痕形成達體表面積90%以上。
二、工傷傷殘鑒定需要的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職工本人身份證明;
(三)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初次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職工本人無法申請、由其直系親屬或者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應同時提交申請人身份證明及申請人與傷亡職工關系的證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還應當同時提交相關部門出具的證據材料:
(一)屬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門確定的事故責任結論證明;
(二)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活動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門出具的證明;
(三)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提交傷殘證件及指定醫院的舊傷復發診斷證明;
(四)因公外出期間失蹤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證明;
(五)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證明;
(六)特殊情況需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申請材料。
三、工傷鑒定流程
(一)提出申請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滿(含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延長時間),由工傷職工或者其用人單位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二)提交相關材料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當填寫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
2、有效的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復印或者復制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
3、工傷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4、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
(三)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審核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需補正的全部材料。
申請人提供資料完整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及時組織鑒定,并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個工作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傷情復雜、涉及醫療衛生專業較多的,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
(四)專家進行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視傷情程度從醫療衛生組織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譽工傷職工傷情相關科別的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自作出鑒定結論之日起20日內將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及時送達工傷職工及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工傷職工或用人單位對初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
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以上就是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一級工傷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相關內容,小編提醒,工傷鑒定標準是勞動能力鑒定機構作出工傷傷殘鑒定結論的依據,對于工傷職工來講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標準。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律師。
上一篇:自己怎么申請工傷
下一篇:生活不能自理是幾級傷殘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