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區分職業病和職業相關病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近年來,發生了多起職業病維權的案件。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職業病。比如“頸肩腕綜合征”、“電腦綜合征”、“熬夜綜合征”在我國都不屬于職業病,只能稱其為職業相關病。
五一勞動節,代表著世界對勞動者的尊重,也意味著我們要懂得在發生了勞動糾紛的時候學會如何維權。勞動者如果懷疑所得的疾病為職業病,應當及時到當地衛生部門批準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對診斷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30日內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職業病診斷鑒定,鑒定后仍有異議的,可以在15日內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再鑒定。
專家介紹:職業病必須是列在《職業病目錄》中,有明確的職業相關關系,按照職業病診斷標準,由法定職業病診斷機構明確診斷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職業病,得了《職業病目錄》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職業病。
職業病診斷和鑒定按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執行。診斷為職業病的,應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傷殘等級,并與所在單位聯系,依法享有職業病治療、康復以及賠償等待遇。用人單位不履行賠償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提醒勞動者:最關鍵的還是要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目前許多農民工都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患上職業病后,其合法權益很難得到維護。專家表示,農民工患上了職業病,要通過工會的力量,通過法律援助之手,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保留好相關診斷證明,以獲得應有的賠償或補償。“職業病前期診斷,治療費用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專家同時提醒:職業病診斷后,患職業病的勞動者申請認定為工傷的,應根據其病情,經過勞動能力鑒定,確定不同的傷殘等級,因不同的傷殘等級請求賠償的基礎不同。
上一篇:肢體癱殘六等級標準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