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后的賠償有沒有期限
對于公務員來說,如果因公受傷的,屬于公傷。對于勞動者來說,如果因為工作原因受傷的,那么就是普通的工傷。發生工傷的,就需要申請工傷鑒定的。鑒定是一種認定事實的依據,可以用作證據來使用。那么,工傷鑒定后賠償是否有期限?下面,小編詳細為您介紹具體內容。
工傷鑒定后賠償是否有期限
在一般情況下,工傷鑒定后賠償是一年
過了工傷認定時效還能索賠嗎
法律規定單位應在一個月內申請工傷,受害者或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如果單位拒絕申請工傷,受害者由于各方面原因沒有在一年內申請工傷(比如只是找中間人調解處理,但沒有結果),這時仲裁部門及法院會以超過時效為由駁回受害者的訴訟請求。
這時怎么辦理,這時受害者不能通過公權力(仲裁部門、法院)保障自己的權利,但是受害者仍然可以起訴用人單位,主張賠償自己的損失,這時為一般債權
工傷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
相關知識:因公死亡如何認定?
1、符合申請條件的,行政部門予以受理。對工傷認定申請材料不齊全的,告知在十五日內補齊。
不能提供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初次診斷、工傷職工與單位存在證明和認定工傷必需的證明材料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
2、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材料齊全、證據可靠的,應在30日內做出是否工傷的決定。
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做出的工傷認定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親屬、經辦機構。
4、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的認定通知有疑義或不服的,可自收到通知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或者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工傷鑒定后賠償是否有期限相關內容,在一般情況下,工傷鑒定后賠償是一年,如果過了工傷鑒定賠償期限過了的話,勞動者的訴訟請求可能不會得到支持,所以自己是需要及時運用法律維權的。
上一篇:工傷鑒定不入級怎么辦?
下一篇:職工個人工傷申請書怎么寫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