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合同履約不是難題
“我們這集體合同履約不是問題,合同里有的我們全能落實。”在沈陽鐵路局蘇家屯車輛段采訪集體合同共保工作時,段工會主席丁光偉這樣回答。“不會談、不敢談、協商難、履約難”這“四難”在遼寧省各市、縣(區)及企業實施集體合同制度工作中非常普遍,可沈陽鐵路局為什么沒有出現“四難”呢?關鍵是領導重視。
俗話說:“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沈陽鐵路局簽訂集體合同非常有特色:每年,局長王占柱代表行政,工會主席付國利代表職工簽訂集體合同,同時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專項協議》《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協議》。在這些合同和協議上簽字的還有黨委書記張國敏,他代表黨組織負責保證監督。以此類推,全局152個職代會建制單位也是這么簽。由于這152個站段不是法人單位,他們簽訂的是“共保合同”。因為集體合同的許多事項需要基層落實,因此,他們簽訂了“共保合同”也增加了他們的責任。簽訂“共保合同”確保集體合同履約,這也是沈陽鐵路局實施集體合同制度的一大特色。
為了確保集體合同明確的任務不只停留在紙上,沈陽鐵路局采取的措施一個接一個。路局工會每年組織職工代表進行兩次視察,視察內容緊密圍繞路局中心工作,特別是職代會議案和職工代表提案落實情況、集體合同履約情況。職工代表視察后,局長都要和職工代表親自座談,聽取職工代表視察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職工代表提出的問題一一作出答復,并當場責成相關部門落實,同時明確責任人;每次座談后都要出《會議紀要》。座談后,由局辦公室和黨委辦公室向涉及解決問題單位發出《督辦工作通知》。辦成一個,銷號一個。不能辦或延期辦的,要寫出書面說明上報。所有工作落實后,在下一次座談會上,向職工代表報告。站段則是每季度組織職工代表視察一次,然后由站段長和職工代表座談,其形式與路局一樣。
每年的職代會上,行政領導要向職工代表作《集體合同履行情況報告》和下一年度集體合同工作說明,接受代表審議;14名局級領導要向職工代表述職述廉,接受職工代表評議,按德、能、勤、績打分。站、段領導述職述廉及職工代表評議形式與局一樣。而領導是否真為職工辦實事,無疑是職工代表最看重的,因此,在落實集體合同工作上,沒有一名領導敢懈怠。
其實,近幾年沈陽鐵路局集體合同明確的工作,很多難度非常大,比如職工健康療養、健康體檢、住房保障及長圖線、通遼線、遼溪線、魏塔線、沈陽環線等進行大規模改造和“三線”、“五小”、“三園”建設等。如健康療養,首先需要對全局8處療養場所進行修繕。比如魏塔線、通讓線等改造,工作量大,投入資金多。
沈陽鐵路局現有職工23.4萬名,分布在“四省一區”,點多、面廣、線長,改造建設面積大、投入多,但一旦《集體合同》中定了,他們就會全力以赴,很多工作局長、黨委書記都是親自抓,被職工們親切地稱為“局長工程”。
這是一組能夠說明集體合同履約情況的數字:截至2014年,全局已建成“五小”處所15182處,建成“三園”處所4043處;組織22971名職工在局內健康休養,組織254名勞動模范在局外健康休養。職工體檢完成187041人;職工保障性住房含上年結轉在建戶數17600戶,到年底實現進戶10050戶,建筑面積86.7萬平方米……尤其是魏塔線改造,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造后的站、段、車間、工區,幾乎個個都像花園般美麗,如此職場環境,使很多職工下了班都不愿意回家,都說“小站比家都好”。親身享受到了沈陽鐵路局改革發展成果,提高了幸福指數,更增強了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
簽訂集體合同,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最重要手段。沈陽鐵路局這項工作做得扎實有效,并有許多創新之處,很多做法值得學習。
上一篇: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下一篇:集體合同糾紛用人單位“四不能”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集體合同知識排行榜
- 01如何簽訂集體合同?
- 02 集體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 03 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是怎樣
- 04 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和生效
- 05集體合同爭議如何處理
- 06集體合同生效需勞動行政部門
- 07什么是行業性集體合同
- 08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注意哪些問
- 09集體合同范本2015
- 10集體合同約定待遇是不是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