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業性集體合同
行業性集體合同主要是指在一定行業內,由行業性工會聯合會與相應行業內各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所簽訂的集體合同。例如2006年3月27日,山東省機械電子工會與省機械工業辦公室的首席代表分別在《山東省機械行業集體合同》,由此,全國第一份行業集體合同在濟南誕生。該合同內容涉及職工工資、工作時間和休假、保險福利、勞動爭議等多個方面。全省300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和300多萬企業職工,包括農民工、協議工都適用該集體合同。該合同有許多“閃光點”:如明確規定職工最低工資在當地最低工資基礎上浮20%——50%;工資要與企業效益同步增長,工資增幅不得低于利潤增幅三個百分點;企業應以貨幣形式按月足額支付工資;職工在企業連續工作滿8年,職工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企業應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可見,行業性集體合同一般具有以下優勢:(1)同一領域的各企業具有行業共同性,在利潤和職工工資水平、職業危害狀況、勞動者素質等方面往往比較接近,可以就某一方面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共同標準,從而容易達成行業性集體合同。(2)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更廣泛地保護整個行業內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在和諧穩定勞動關系的基礎上,行業整體素質也得到提升。(3)協商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減少勞資談判的社會成本,因此行業性集體合同有逐漸向越來越廣大區域擴展的趨勢。
本條規定里提到的,建筑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特點都比較顯著,決定了這些行業容易訂立切實可行的行業性集體合同。例如建筑業、采礦業大量使用農民工,拖欠農民工工資或者造成人身危害的問題比較突出,就此工會出面簽訂行業性集體合同,對于約束建筑企業、保護農民工利益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據《勞動午報》2005年10月19日報道,通州區總工會針對建筑業是高危行業,在制定建筑業行業性集體合同時,積極協調區建委等職能部門,把職工保險等難點問題納入集體合同文本中,使集體合同真正起到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像餐飲服務業,勞動者工資報酬通常比較平均、比較低下,在這些方面簽訂行業性集體合同能夠建立良好的工資調整機制、有效提高餐飲服務業勞動者的工資水平。
區域性集體合同什么意思
區域性集體合同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指鎮、區、街道、村、行業),由區域性工會聯合會與相應經濟組織或區域內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所簽訂的集體合同。根據《勞動午報》2005年11月9日報道,北京市朝陽區德勝街道工會推行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的“四步走”方法,一是精心做好準備;二是加強指導,搞好協商;三是嚴格按照程序簽訂協議;四是按時報送審批。街道工會牽頭搞好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相對于企業內部的集體協商無疑是一種新型的實踐。
發展區域性集體合同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區域性集體合同是不適合在大范圍大區域內推行的,由于企業性質差異、各行業勞動者需求不同等,在一個較大區域內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往往比較困難,即使簽訂集體合同也往往因為缺少針對性而難以實施。(2)區域性集體合同的優勢在于基層(鎮、村、街道)較小的區域內,發揮好基層工會熟悉當地企業和勞動者的優勢,就當地某些特殊情況、特殊需要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
上一篇:集體合同生效需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下一篇: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集體合同知識排行榜
- 01如何簽訂集體合同?
- 02 集體合同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 03 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是怎樣
- 04 集體合同訂立的程序和生效
- 05集體合同爭議如何處理
- 06集體合同生效需勞動行政部門
- 07什么是行業性集體合同
- 08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注意哪些問
- 09集體合同范本2015
- 10集體合同約定待遇是不是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