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新政策:養老金即將迎來“17連漲”
一、養老保險新政策:養老金即將迎來“17連漲”
記者注意到,養老金從2018年到2020年,已經是連續3年分別上漲5%。能夠參與養老金調整的人員是,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這意味著,2021年剛退休的人員并不在此次養老金調整范圍之內。
此次調整,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可見,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以享受傾斜調整,能多漲一些養老金。通知還明確,繼續確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基本養老金不低于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進一步強化激勵,適當加大掛鉤調整所占比重。在具體時間表方面,通知明確,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于2021年4月30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要嚴格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備案同意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由于此次養老金調整是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所以各地在兌現養老金上漲的時候,也會補發從1月1日起上漲的養老金。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是怎樣的
1、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
在社保賬戶中,有“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繳費基數均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單位所繳費用相當于繳費基數的20%,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所繳費用相當于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每月由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個人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制,資金包括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
2、養老金計算方法
當個人領取養老金時,統籌賬戶支付部分的計算方法為“領取年前一年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提取部分的計算方法為“賬戶積累額÷(退休時的平均期望壽命×12)”。而在個人賬戶中,由于每年繳費變化,以及投資收益采取復利計算且不確定,因此計算時較為復雜。
3、舉例說明
例如,白領小王,今年35歲,月薪為1萬元,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約1.5萬元(已繳費5年),未來他的薪水年增長率5%,個人賬戶資金年平均收益率3%,如果他于60歲(即再繳費25年)退休,并開始領取養老金,而領取養老金的前一年社會平均月薪為5000元,退休后平均期望壽命為18年,即216個月。
那么,小王從社會統籌賬戶領取的養老金就為5000×(30×1%)=1500元/月,而通過公式,可計算出,到退休時,小王個人賬戶積累額約619698元,退休后每月可提取約2869元(619698元÷216月),兩個賬戶合計,小王退休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4369元。
三、養老金查詢
1、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當地社保局服務大廳打印繳費清單查詢。
2、可打當地社保局咨詢電話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3、可以進入當地社保局網站查詢個人養老保險金繳費情況。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所謂統籌養老金,原先稱為基礎養老金,就是指從用人單位繳費組成的統籌基金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而所謂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指從職工個人賬戶積累中向退休者支付的那部分養老金。這兩部分養老金的計發方法分別是:基本養老金=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養老保險新政策:養老金即將迎來“17連漲””的詳細內容,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辭職之后養老保險如何辦理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