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養老金計算方法
核心內容:本文主要由勞動法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廣州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包括基本養老金月標準、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基礎養老金月標準:
1、定義: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2、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其中: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全部加起來求平均。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
1、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2、計發月數定義:
國家有一個統計,人的平均壽命(男女不同)。比如:男的平均壽命80歲,退休年齡為60歲。那么通常一個男的退休要領20*12=240個月的退休金。個人賬戶的錢就要按240個月領完來計算每個月發多少。但是個人賬戶還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據每年的利息,還有240個月的長度,會得到一個計發月數。即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就是每個月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錢,保證你240個月領空。如果萬一活得長了,社保局就要從統籌基金里拿出錢來貼補了。目前實施數據:我國目前實行的計發月數,分別為40歲233,50歲195,60歲139等等。
第三、過渡性養老金:
1、定義:過渡性養老金是統一制度后“中人”基本養老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新制度(或“統帳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員來說,其退休金應再加上沒有個人帳戶年限的養老金。
2、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享受比例。
3、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1)計算每月繳費指數: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2)計算平均繳費指數: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3)計算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推薦閱讀:
上一篇:北京養老金計算方法2014
下一篇:養老金含金量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