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算不算職業病?
以人為本首先就要保護勞動者的健康。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考慮,還是從人道社會的建成來衡量,擱置或忽視國民健康問題毫無疑問是不明智的。
近日,亞健康、過勞死成為輿論的熱點話題。亞健康實際就是“慢性疲勞綜合癥”,青年亞健康與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緊張、精神壓力沉重有著對應關系。來自不同渠道的新聞資料顯示,我國正在進入一個經濟繁榮與健康退化如影相隨的時期,由于市場經濟所奉行的優勝劣汰法則,青壯年不僅要承擔較重的工作負荷,同時還要與危機感作斗爭。這個時期到來的標志,一是出租司機等勞工階層加入到了亞健康的行列里,二是過勞死現象在高管、知識精英階層頻繁發生,三是法律環境不能很好地保障勞動者的法定權利,侵犯勞動者利益的現象被視為理所當然。如果說工作壓力過大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后果的話,那么,法律的不完善則直接導致了亞健康狀況的大面積蔓延,甚至可以說,正是由于立法滯后、司法反應遲緩,才使得保護國民身體健康的這一重任被擱置。
1994年我國出臺的《勞動法》對于勞動者的休息權有著明文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勞動法》實際上也處于亞健康狀態,如最長勞動時限、帶薪休假制度、加班加薪等幾乎未被執行,這就意味著勞動者的休息權已經成為“象征性權利”,沒有實際意義。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代里,勞動者向用工單位要求《勞動法》所規定的各項權利,無異于騎士向風車發起挑戰,以出租司機為例,由于大多數城市的出租行業都實行準入制度,排隊等著出租執照的人很多,這就必然導致在崗的出租司機不敢輕易和出租公司“討價還價”。而在薪金較為優厚的外資企業里,加班加點的情況屢見不鮮,累計勞動時間早已遠遠超過《勞動法》的規定,但外企職員出于對崗位的珍惜,很少有人敢和老板一起溫習《勞動法》第36條。
亞健康算不算職業病?過勞死是不是工傷?這些迫切的問題目前還處于初步探討之中。依靠一部解釋范圍過于寬松、執行難度很大的《勞動法》遠遠不足以解決勞動者廣泛亞健康的難題,我們迫切需要一部符合時代特征的“勞工健康安全法案”,同時,還需要建設一個維護勞工健康的社會制度。前不久,云南電視臺主持人張小燕猝死在崗位,中央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因此感嘆說:“出了張小燕這樣的事情,讓我感覺到成立主持人工會的重要性。”敬一丹也許并沒有意識到,她的這一感嘆實際上道出了我國《勞動法》執行乏力的癥結所在。工會的行政化和工會作用的泛化是我們社會的一個軟肋,其結果必然導致勞動者健康的透支和休息權的淪喪。
以人為本首先就要保護勞動者的健康。無論是從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考慮,還是從人道社會的建成來衡量,擱置或忽視國民健康問題毫無疑問是不明智的。
俗話說:“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可見養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只有老人才需要養生,其實不然,養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
下一篇:職業病危害檢測不得更改簡化程序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職業病知識排行榜
- 01職業性防治的操作規程內容?
- 02職業病賠償標準怎么界定?
- 03職業病診斷的原則是什么?
- 04新型職業病可以認定嗎?
- 05高危行業職業病怎么防?
- 06職業病病因及預防方法
- 072016職工申報職業病傷害的程
- 08 職業病診斷標準
- 09職業病的構成要件及特點
- 10高溫工作中暑算職業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