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對集體企業退休職工為追索退休金而提起
發文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1993-4-15
執行日期:1993-4-15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1993)13號《關于集體企業退休職工追索退休金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并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現答復如下:
職工退休后雖然與企業已不存在勞動關系,但他們過去在崗位上履行的勞動義務仍是其退休后享受養老保險金的前提和基礎條件,而且其退休金的計算也需要企業提供依據。據此,集體企業退休職工因追索退休金而與企業行政發生的爭議可視為勞動爭議,并參照《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處理,即當事人可以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直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對仲裁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經審查后依法受理。
以上意見,供參考。
附: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集體企業退休職工追索退休金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請示
(1993年2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
我省一些地方的集體企業退休職工因追索退休金向法院起訴的情況時有發生。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退休職工退休后申辦了個體經營執照開業經營,所在單位以另有收入之名扣發退休金;二是有的集體企業根據職工本人要求,為解決子女就業問題未到退休年齡即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企業規定在未到退休年齡之前,繼續留崗傳技,照發工資,達到退休年齡后離崗發給退休金。有的職工未到退休年齡即自動離崗謀業,達到退休年齡后,要求單位補發辦理提前退休手續后自動離崗至達到退休年齡這一期間的退休金,單位拒付發生爭議。對這類問題,人民法院應否受理,我們討論中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追索退休金屬追索養老保險金性質,既非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也非追索勞動報酬,關于集體企業職工勞動爭議的處理,法無明文規定,不屬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宜由企業主管部門研究解決。
第二種意見認為:退休金是職工退休前勞動報酬的積累和延續,仍屬勞動報酬性質,人民法院可直接按追索勞動報酬受理。
第三種意見認為:退休金雖屬職工養老保險金性質,追索養老保險金與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性質也有所區別,但兩者之間聯系緊密,退休前職工履行勞動合同,是職工退休后享受養老保險金的前提和基礎條件,對這類問題的處理雖法無明文規定,但應從實際出發,宜列入勞動爭議案件,參照《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處理,當事人可先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直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對仲裁不服,可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我們傾向于第三種意見,當否,請批復。
最高人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