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過調解方式解決勞動爭議案件23.6萬件
本報三亞11月8日電(記者吳雪君)11月7日~8日,全國總工會國際勞工組織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國際研討會在三亞召開,來自國際勞工組織、人社部調解仲裁管理司、中國工運研究所等43名專家學者、工會干部就工會組織如何開展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法律工作部部長郭軍表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僅直接關系廣大職工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定,而且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必要條件,而此次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工作國際研討會的召開旨在為工會組織在加強勞動爭議和群體性事件的預防、預報和處理工作提供更好的經驗和做法,從源頭上預防勞動爭議。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爭議70.5萬件,同比增加1.9%,與2012年上半年同比增幅11.9%相比較,增幅雖有所放緩,但整體形勢仍不樂觀。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將更加錯綜復雜,勞資雙方的ì盾更為突出。”郭軍認為,當前,企業內部勞動爭議協商解決機制不健全,勞動者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不暢,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制度尚δ全面建立,是勞動爭議易發、多發的主要原因。為此,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自身在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調解員的作用,及時了解掌握并認真研究解決職工的合理訴求,對勞動關系ì盾進行經常性排查調處,協助有關方面做好化解ì盾、穩定職工隊伍的工作,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據了解,隨著工會“兩個普遍”工作的推進,各級工會注重發揮企業和區域性、行業性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作用,及時為基層工會和廣大職工服務,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截至2012年,全國工會組織建立各級勞動爭議調解組織88.4萬個,受理勞動爭議38.4萬件,通過調解方式結案的有23.6萬件,同比增加2.3%,成功率61.5%。
作者:吳雪君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