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多少
核心內容: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多少?城鄉居保首次全國統一提標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增加15元,并明確此次增加的金額,不得沖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礎養老金。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介紹。
人社部稱,經國務院批準,人社部、財政部日前正式印發文件,決定從2014年7月1日起,將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增加15元,并明確此次增加的金額,不得沖抵或替代各地自行提高的基礎養老金。
我國于2009年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首批試點,2011年開展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試點,2012年實現了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蓋,2014年國務院決定將兩項制度合并實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0107萬人,其中領取待遇的老年居民達到14313萬人。
據人社部有關人士介紹,在新農保、城居保兩項制度試點、推廣過程中,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全國統一規定為每人每月55元;許多地區按照國務院有關政策要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已經提高了標準。但由于制度覆蓋面是逐步擴大的,為避免地區之間的不平衡,一直沒有統一提高過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隨著兩項制度的全覆蓋和城鄉居民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全國統一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條件已經具備。
這位人士介紹,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務院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一項重大惠民政策,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城鄉老年居民的關心,將使1.43億城鄉老年居民及其家庭直接受益,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提高低收入的城鄉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增強其消費能力、改善消費預期具有積極作用。2014年中央財政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助資金增幅達到14%,大大高于中央財政收入增幅。人社部要求各地在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基礎上,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積極參保,連續繳費,以使老年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并支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當地基礎養老金水平。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