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重要還是半天假重要?
自國家頒布青年節放半天假的規定起,近幾年的“五四青年節”總是伴隨著“誰才是青年”、“誰能享受半天假”這樣庸俗的爭論,這是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五四青年節”設置初衷的必然結果。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111年前,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橫空出世,令無數中國人為之精神振奮。每逢五四來臨,振聾發聵的聲音總是如約在耳邊響起。
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令人回味悠長,而愛國主義正是貫穿其中的主旋律。正是為了使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12月23日,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一提起愛國,總能令人不由自主聯想起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宏大歷史場景,不過,這樣的場景只是戰爭年代所獨有,如今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們扛槍保衛祖國,也不需要我們救民族于危難之中。那么,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當我們還在上學的時候,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不過老師在號召大家向革命前輩學習的同時,卻并沒有教給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么。于是,在被問及怎樣愛國的時候,絕大多數同學的回答都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從而貢獻自己的力量,以此來報效祖國。這樣的回答當然并沒有錯,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家”,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成不了“家”的人就不愛國了呢?恐怕誰都不會這樣認為。
中國青年報社關于“五四青年節”的一份調查中,64.8%的人認為最適合在“五四”青年節舉行的活動是“青年志愿者活動”。相比起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一些志愿者活動或許多少顯得有些瑣碎,但是,這些看似瑣碎的舉動不僅也是在表達愛國情緒,而且完全是每個人平時所應該和能夠做到的,只是不少人還沒有將這些舉動看做是愛國行為而已。愛國不僅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行動。從每個人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這些其實正是愛國的第一要義。
俄國作家杜勃羅留波夫說過:“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該表現在漂亮的言辭中,而應該表現在為祖國謀福利,為人民謀福利的行動上。”新時代的青年人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因此也使得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有了一個可資借鑒的生動事例。在繼續加強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上,學校更加應當注重的是,如何教育和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體現愛國熱情,為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注入嶄新的時代內涵。
毫無疑問,愛國是一種情感,而情感是需要表達的;相同的愛國主義,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現在的青年人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梁啟超的宣言,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愛國情感的表達可以如此豐富多彩,細膩而又不失生動。
不過,伴隨著青年節中適齡青年放半天假規定的頒布,近幾年的“五四青年節”總是伴隨著爭議如期而至——有人提問誰才是“青年”,有人質疑誰能享受半天假。實際上,“五四青年節”的設置初衷在于以“五四精神”激勵人奮發向上,而不是提供一個可有可無的假期。在“逢節必休”漸趨成風的當下,如果“青年節”也未能免俗地成為“少數人的節日”,不免會加劇“五四精神”與普羅大眾的割裂。重溫那段激情歲月,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個特殊節日的主體,何必一定要以年齡為界限將部分人排除在外呢?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www.719521.com
上一篇:怎樣反思五四半天假的"落實難題"
下一篇:關于加班費之勞動爭議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時休假知識排行榜
- 01年假沒休會被清零嗎?
- 02職工不休年假就可以拿3倍工
- 03孕婦請事假最長多久
- 04 2016年中秋國慶拼假攻略
- 05女職工哺乳期多長時間
- 06節假日加班補休規定
- 07出差途中算工作時間嗎
- 08上班族必讀:律師教你應對病
- 09 2016年中秋國慶節放假安排
- 10加班費補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