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反思五四半天假的"落實難題"
按規定,今年的“五四”青年節,全國3億多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享受半天假期。但現實卻遭遇“落實難題”。至于14至28歲的放假年齡規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被普遍忽略。(《廣州日報》5月4日)
“五四”半天假落實難,很多人自然地認為是因為半天假難操作。但是,“三八”婦女節,女性也可以享受半天假,卻沒有遭遇“落實難題”,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三八”半天假不僅僅是休假,它還包含了豐富的含義,它提示人們要關心和支持婦女對平等、自由、解放的全方位追求,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單位在“三八”婦女節當天或者前后,都會開展一些針對婦女的活動,有的單位還會給婦女派發特別的福利。今年,我國之所以新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法定節假日,根本原因也是為了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而不在于休假本身。
而“五四”青年節的半天假,卻只是圍繞“假”在爭論。但“五四”的背后,卻不是一個假日那么簡單,當年的“五四”運動,“德先生”與“賽先生”的爭論,都不是為了半天假。“五四”半天假不是周末休息日,而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日”。以放假的形式來紀念特殊的意義,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但都不是“一放了之”。忽視了“五四”的價值內核,這可能就是半天假“落實難題”產生的第一個根源。
“五四”半天假落實難,很多人還會認為是“14至28歲”的年齡規定不科學的原因。這確實是一個原因,就如在一個班級,有13歲的學生,也有14歲的學生,總不能14歲的學生放假,13歲的學生上課。從現實來看,我國目前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只有11天,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18天左右,我國還有增加的空間。而當年參加“五四”運動的人,也不僅僅是那些14至28歲的青年,“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價值更具有普適性,因此,如果以半天假的形式來紀念“五四”,完全可以變成全民的半天假。
為什么“五四”沒有成就全民的半天假呢?表面上看,是管理體制的問題,因為這“半天假”是由團中央提出來的,它只能管它服務的人群,無法覆蓋到其他人群。實質上,這是一種觀念落后的原因,假日是一種公共福利,而相關部門害怕其他人群“搭便車”,所以就沒有成就全民。害怕別人搭便車,這可能就是半天假“落實難題”產生的第二個根源。
“害怕公共福利中的搭便車”,這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搭便車”理論是針對公共物品的購買來講的,而假日則是一種公共福利的分配。在公共福利的分配中,為了防止別人搭便車,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也很難享受這種福利,“五四”半天假遭遇尷尬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把“五四”半天假變成全民的半天假,估計就不會有“落實難題”了。因此,在公共福利分配的時候,一定不要怕別人搭便車。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www.719521.com
上一篇:“五四”半天假到底應該怎么放
下一篇:“五四精神”重要還是半天假重要?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時休假知識排行榜
- 01年假沒休會被清零嗎?
- 02職工不休年假就可以拿3倍工
- 03孕婦請事假最長多久
- 04 2016年中秋國慶拼假攻略
- 05女職工哺乳期多長時間
- 06節假日加班補休規定
- 07出差途中算工作時間嗎
- 08上班族必讀:律師教你應對病
- 09 2016年中秋國慶節放假安排
- 10加班費補休的法律規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