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試用期待遇的工資標準是什么?
事業單位工資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關于事業單位試用期待遇的工資的問題,每人的試用期工資是不一樣的,因為事業單位工作性質不同,工資也不盡相同。有許多人不明白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的具體標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說一說這方面的相關標準。
一、新錄用事業單位分兩種情況
沒有工作經歷(應屆畢業生)的和有工作經歷的。一般沒有工作經歷的沒有定級工資,一年見習期滿轉正定級后才有定級工資。有工作經歷的,干部身份已轉正定級,那么試用期有定級工資。
沒有工作經歷的新參加工作人員試用期期間執行試用期工資標準,工資確定根據職務、工作時間等因素按照同等條件人員低一檔確定。
有工作經歷的新參加工作人員按管理權限由主管部門參考錄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錄用后擬任職務確定工資,原則上應略低于本單位正式任職的同等條件人員。
二、事業單位試用期待遇的工資標準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是關于試用期工資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對試用期間勞動者待遇過低或得不到保障突出的問題,勞動合同法做出了有針對性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這是勞動者在試用期間工資待遇的法定最低標準。對本條的理解,應把握以下幾點:
(一)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里約定了試用期工資,而約定的試用期工資又高于本條規定的標準的,按約定執行。
(二)約定試用期工資應當體現同工同酬的原則。試用期間勞動者提供的價值不意味一定小于正式工,所以不能當然地認為試用期間勞動者的工資就是最低標準,這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則。這樣理解也扼制了用人單位的利益驅動,為使用廉價勞動力提供便利而濫用試用期。同工同酬原則還體現在用人單位必須為試用期間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這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能為了降低企業成本而逃避。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本條實際上規定了兩個最低標準:
1、不得低于本單位同崗位最低檔工資;
2、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
這就存在著按哪一個標準執行的問題,正確的理解應當是條文里兩者相比取其高。
(四)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得低于最低工資勞動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所以,對于事業單位試用期待遇的工資根據員工定級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制定的工資標準也是不同的。但是事業單位要遵守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關于試用期工資的規定為員工發放工資。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的標準有關內容,大家要根據法律規定了解自己的權益。
上一篇:員工的工資應該怎么計算
下一篇:事業編試用期待遇是怎樣的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