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況下的加班費如何計算
行業屬性的不同決定了加班的頻率,特別是it行業,加班是家常便飯,但你知道加班費都是怎么計算的么?不同情況下加班費計算標準又是不同的,最經常可以見到的就是節假日的加班了,例如春節別人都在放假,你卻做上班的話,得到3倍的加班費也是無可厚非的,下面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介紹不同情況下的加班費如何計算的知識。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延時加班工資 (月工資收入÷21.75×150%)
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300%)
公休日加班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200%)
以春節長假七天加班為例,前三天是法定節假日(即除夕、春節、初二)拿三倍工資,每天加班費為(月工資÷21.75×300%),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即初三至初六)拿雙倍工資,每天加班費為(月工資÷21.75×200%)。
春節長假七天總加班費=月工資收入÷21.75×300%×3+月工資收入÷21.75×200%×4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
一般情況下,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以上就是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的不同情況下的加班費計算的知識,普通的加班費是平時工資的1.5倍,節假日是3倍哦。如果您還有相關的法律問題也可以咨詢勞動法律網的律師。
上一篇:多地病假工資匯總,有你的所在地嗎
下一篇:拖欠工資怎么要求補償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