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退休工資標準
當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面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而選擇有多種多樣,有的人繼續考研深造、有的人找工作、有的人去企業工作或者事業單位的考試等等,每條路都需要我們奮力拼搏。考事業編制由于其穩定性是很多人的選擇,對于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們,可能會存在這樣的疑問,那就是事業編制退休工資工齡怎么計算?接下來,勞動法律網小編為大家作出介紹。
一、離退休費計發辦法
2006年7月1日后離退休的人員,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暫按下列辦法計發離退休費:
(一)離休人員。
離休費按本人離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或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全額計發。
(二)退休人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二、工齡計算方法
1、連續計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后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后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并計算法,也叫合并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后兩段工作時間合并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后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并計算。
3、工齡折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三、事業編制退休工資標準
事業編制也分為三種的,分別是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自收自支事業編制;其中全額事業編制還被分為3類分別是參公一類、參公二類、參公三類。
三種編制在退休以后的工資執行標準都是不一樣的,因為編制的不同在位和不在位也是大有區別的,轉的早晚和退休以后的工資待遇也是有區別的。
1、參公一類事業編制。這一類編制人員他的個人身份就是干部身份,也就是國家公務員,他們享受和國家公務員完全一樣的待遇,管理規定使用《國家公務員法》所以他們只繳納一險一金分別是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他們退休以后的工資按照退休時候的職位的高低和工齡的長短來套改,由財政發到也就是說參公一類完全參照公務員。
2、參公二類事業編制 。所謂參公二類就是參照一類的標準的基礎上稍微有點差距。參公二類的人不一定全是干部身份,可以是工人這里的工人是指專業技術人員,他們享受的待遇基本和一類相同。但是理論上說,專業技術崗位和行政管理崗位都是公務員身份。
3、參公三類事業編制是參照第二類,但是他們是的身份是職工,就是工人身份由財政發工資的工人,不是單位聘用來的工人,他們也是走職稱。
4、差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就是財政按照全額編制的一半給你發工資另外一半由單位自己發。差額事業編制的人員從參加工作開始交三險一金他們退休以后財政就不在給撥款而是交到社保來發工資,這個就跟你交的年限的不同以及工齡的不同工資也就不一樣了。
5、自支自收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退休工資按不同的單位有不同計算方法。
對于事業編制退休工資工齡怎么計算的問題,勞動法律網小編在上文中做出了詳細的解答。工齡的計算方法有連續計算法、合并計算法以及工齡折算法,但是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進行工齡計算一般采取的是連續計算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工資是與工齡掛鉤的,這樣的政策也體現了按勞分配的思想,更加公平公正,對于老教師的工作經驗、職業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
上一篇: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下一篇:企業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