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職場“冷暴力”
古馳(GUCCI)深圳旗艦店的辭職員工也好,冠星精密表鏈廠的停工也罷,職工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是可以說得清道得明的,是赤裸的職場虐待。而在實際工作中職場人遭受最多的還是無“把柄”可拿捏、無法說出口的“冷暴力”。與職場“虐待”相比較,“冷暴力”似乎更讓人難以承受——被動一方往往承受的是沉重的心理壓力。
現狀:遭遇“冷”暴力職場人多不敢言
諾亞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專家張東宣告訴記者,“職場冷暴力”即指上司或群體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對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靈受到嚴重傷害的行為。其主要體現在讓人長期飽受譏諷、漠視甚至于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使人在心理上壓抑、郁悶。
小謝去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廣告專業,畢業后就職于省會某廣告公司,工作一年,小謝的工作狀態用“夜總會”、“5加2”、“白加黑”等網絡流行詞形容一點不為過。
“一下班,領導就組織大家開會,不下班吧,領導也不開,周末可以休息一天吧,領導總是打電話,問這事那事的,僅有的一天公休也弄得沒了心情,唉,無語啊!”小謝言語中充滿了不滿。
小謝告訴記者,這些“不滿”她也只能自己消化,實在氣憤了就和親戚朋友說說,她說自己可不敢直接頂撞經理或找領導提意見。她覺得可能同事也都有意見,但是平常也不敢和同事議論,擔心走漏風聲。
和小謝一樣,王麗也從來沒有體會到工作的快樂。王麗的主任是位被她稱為“姐姐”的公司老員工,她對王麗倚老賣老,大事兒小情都指使王麗去做。甚至是給家人買火車票、交水電費等私事,也讓王麗去做,而且還經常“忘記”還王麗墊付的錢。偶爾王麗表現出不情愿,“主任姐姐”還會拿王麗的工作說事。對此,王麗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我已經入職一周了,但是不管做什么,好像周圍同事和領導都漠不關心,我就像是一個局外人,怎么都融不進這個集體,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剛畢業的張敏告訴記者。
……
在記者采訪的幾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形形色色的“冷暴力”充斥著職場,在“冷暴力”面前,受害者大都無所適從,他們大都認為“不公正待遇的實施者都是自己的領導或是企業的負責人,既然拿著企業支付的工資,就沒有公平可言。”諾亞人才網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對待職場“冷暴力”43%的職場人會選擇息事寧人,一方面由于這部分人群對于法律意識的疏忽使得自己長期忍氣吞聲,另一方面迫于生計的壓力不得不暗自承受。
調查:“冷暴力”多數出現在一線人員
現實工作中,職場“冷暴力”也分“等級”,很多職場人日復一日地身處在“冷暴力”中卻懵然不知——“被孤立、被打壓、被忽視……”面對這樣的職場環境,職場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職業升遷、轉型、行業選擇、市場競爭……”本就沉重的職場壓力早已使得職場人如履薄冰,還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冷暴力”,更是不堪重負。張東宣認為,在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主為了壓縮人工成本、賺取高額利潤,通常會在一線工人身上做文章。“冷暴力”也多數出現在一線服務人員、操作人員、裝配工等操作層面。
石家莊鐵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魏文風認為現在出現的職場“冷暴力”,根本上來說是現代企業制度與中國化進程結合的產物。企業管理者把人從自主人變成經濟人,勞動力廉價最深層次的原因是把勞動者作為經濟動物而不是人本主義所認為的“人”,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自然需要員工付出多一些。領導一層一層壓下任務來,到最基層的一線員工,心理負重最大,所以,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一線人員遭遇冷暴力較明顯。
“除此之外,由于企業文化和個體差異之間的矛盾,也導致了‘冷暴力’。”張東宣告訴記者:“我們曾做過一項相關調查,因人際關系問題離職的比例高達46%。企業文化與個體差異是產生職場‘冷暴力’的誘發因素之一。由于個人性格與固有的企業文化之間發生沖突,與周圍環境不相融洽,進而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對此,職場人應提高自身環境適應能力,了解所在企業文化氛圍、處事方式、溝通方法等‘軟環境’,調整自身行為方式,縮短與周邊環境的磨合期,迅速融入到團隊中去。”
對策:和諧關系化解職場“冷暴力”
面對各種等級的職場“冷暴力”,的確讓職場人無所適從,職場人該如何化解職場“冷暴力”,捍衛自身權益呢?
天地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副總監史兵峰告訴記者,現在國內很多企業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被企業廣泛接受,所以員工遭遇“冷暴力”,可能是工作中出現摩擦,或者員工個人性格不夠豁達,其實只要做好溝通,“冷暴力”還是可以避免的。再者說改善員工關系也是企業發展前進的必備要素。目前一線員工招聘很難,維持起來更需企業“用心”。
史兵峰認為:“‘人崗匹配能干事,人氣匹配留得住,人人匹配合得來,’這是職場關系融洽最佳狀態。但是目前五花八門的職場‘冷暴力’充斥其中,肯定是某方面的不匹配造成的。‘員工進入的是公司,離開的是上司。’大多員工離職的都是因為和直接領導關系不和諧。”
諾亞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高級職業指導專家楊光提醒職場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上司滿意。好的績效不光體現在工作業績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日常溝通上。因此,如果工作中明確地認識到這點,并能實實在在實踐,上司就很難找到實施“冷暴力”理由,達到上下和諧的目的。此外,要學會輕松和平靜地對待工作和同事。同事很難成為好朋友,因為始終存在著利益的沖突,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暴力在所難免。認識到這點很重要,處理同事關系的最好方法是相敬如賓。學會輕松對待工作,平靜對待同事,這樣工作關系也就和諧了。
張東宣認為,“做人勝過做事。”盡管是句老話,但很實用。其實很多職場問題的原因,主要源自于大家太關注于把事情做好做完美,而很少關注如何把人際關系處理好,在秉持“先學做人”的原則學會工作,那職場的所有關系就和諧了。
“記著讓自己更堅強、更強大、更可愛。工作不是生活的重心,但沒有工作,就會缺乏生存的基礎,因此為了讓基礎更雄厚一點,那么就需要先學會堅強,快速的發展需要你變得更強大一點,更有市場價值一點,抓緊時間充電、多學一點新鮮的知識甚至鍛煉身體都是不錯的考慮。”張東宣說:“如今倡導和諧用工關系、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多數企業會將‘人文關懷’放在首位,但仍不乏少數企業欠缺這方面意識,將員工當作資本來對待。因此,在進入企業之前,最好通過其在職員工了解企業的文化氛圍及大環境。其次,要切實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及應對危機的解決能力,將職場不公正待遇拒絕在門外。”
楊光表示,職場人,特別是作為管理者的職場人應該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職場、“冷暴力”的危害,首先不去成為一個非人性化管理的實施者;其次,一旦遭遇職場不公正待遇,要能夠理性、積極地處理。對于明顯違背勞動法的“冷暴力”行為,職場人要利用法律武器堅決應對。勞動合同法中對于這部分有詳細解釋,勞動者可根據情況選擇仲裁解決,不要因為懼怕企業方而長期忍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www.719521.com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