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被迫離職單位也得進行經濟補償
勞動者被迫離職,或者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李某、王某、毛某分別是于1996年至1998年間經招聘來到山西某職工教育中心餐廳廚房工作,崗位為廚師。2013年,山西某職工教育中心改制后更名為山西某賓館,李某三人一直在原崗位勤勤懇懇工作。工作中每日工作10小時,周六周日不休息,每月休息四天,單位從未支付過加班費。2015年2月,山西某賓館給全體職工開會要求職工與北京某餐飲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由北京某餐飲公司為職工安排工作。一部分職工面對單位慘淡經營無奈下與北京某餐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但李某等三人不同意與北京某餐飲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之后單位既不解除與李某三人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也不另行安排工作,李某三人被迫離職,自謀出路,并申請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援助。
援助律師詳細了解案情,并向李某等解答法律咨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六條等規(guī)定,勞動者被迫離職,或者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律師指導李某等搜集整理勞動合同、工資發(fā)放憑證、社保手續(xù)等證據材料,發(fā)現李某等三人與山西省某勞動服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但由山西某賓館支付工資。律師又前往太原市社保中心調取了山西某勞動服務公司為李某等三人繳納社會保險的資料。經向李某等核實,李某等人實際的工作單位是山西某賓館,但為了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讓職工與山西某勞動服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律師分析案情后,確定山西某賓館為用人單位,向太原市迎澤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山西某賓館支付李某三人經濟補償金、加班費、帶薪年休假工資等。在仲裁庭開庭審理時,律師舉證質證,闡明觀點,并列明法律依據,單位無言以駁。庭審結束后,單位提出協商解決,經仲裁庭、律師多次與當事人溝通協商,最終達成山西某賓館一次性補償李某4萬元、王某3.5萬元、毛某4.5萬元仲裁調解書。此事獲得圓滿解決。
上一篇:勞動合同違約金分為哪幾種?
下一篇: 勞動者提出解除合同也可獲經濟補償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