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創業應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經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國外資本大量地進入了中國市場,久居國外的僑資企業家、留學歸國人員也相繼回國投資創業。但是與此同時,許多僑資企業家、留學歸國人員由于久居國外,對中國市場的規則及商業運作模式比較陌生,不了解商業運作及經營中面臨的各種復雜風險。因此,歸僑投資者應充分了解在華商業運作與經營中遇到的主要法律問題。
勞動合同到期后 勞動關系的處理
僑企在國內開辦企業聘用員工,同樣要遵守中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期滿,除非符合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僑資企業可以選擇和勞動者續簽新的勞動合同也可以選擇和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有一些僑資企業在員工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既沒有續簽勞動合同也沒有通知員工終止勞動合同,員工繼續在僑資企業工作。這種情況屬于僑資企業和該勞動者建立了新的勞動關系,原先已經到期的勞動合同自然終止,對僑資企業和勞動者不再具有法律約束力,僑資企業不能再以勞動合同期滿為由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僑資企業只能自勞動合同期滿之日起1個月內與該勞動者重新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否則就會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將面臨向該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的不利局面,超過一年未訂立勞動合同的,還將視為與勞動者建立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根據相關的司法實踐,如果僑資企業已盡到誠實信用義務,愿意與勞動者續訂新的書面勞動合同,而是因為勞動者個人原因不與僑資企業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僑資企業可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不過,此時,僑資企業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因此,提醒僑資企業注意,一定要留意公司與各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注意在勞動合同期滿前采取相應措施,若希望與員工續簽書面勞動合同的,可在期滿前續訂新的書面勞動合同,以避免期滿后因缺乏勞動合同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給企業帶來的法律風險;若希望與員工終止勞動合同的,則必須在勞動合同期滿前做出決定并書面通知勞動者,以避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
規章制度需要通過職工民主程序
制定規章制度是公司實現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自主經營權的重要內容。但有些僑資企業在一些特殊的規章制度經過民主程序方面做得不是很完備,當發生爭議時,內部規章制度制定程序不符合規定可能會導致內部規章制度無效。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條規定,僑資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同時,僑資企業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告知勞動者。
關于民主程序,企業應特別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公司可以根據具體人數情況,選擇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會議的方式開展民主程序,開會時請做好相關簽到記錄及會議記錄,公司可以事后就職工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回答。這里需要提醒的是,職工對公司內部規章制度僅有討論權、而非決定權,最終的決定權在于公司。第二,公司應當將制定完成或者修改完成的規章制度向職工進行公示或告知。如果沒有履行公示或告知義務,該規章制度不能作為管理或處罰職工的依據。是否已經對職工進行公示或告知,是由公司承擔舉證責任,公司無法舉證或舉證不充分,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企業某些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內部規章制度經過民主程序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要
知識產權對保護智力成果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許多僑資企業為知識和技術集中型的企業,能否成功實施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保護策略,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發展的成敗。
在此,僅就專利權的保護提出一些建議。首先要及時申請專利。如果企業發明創造了一項能夠為自身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的知識成果(包括產品或技術),且該產品或技術又很容易遭受仿冒的情況下,應當在該產品投入市場之前依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申請并取得專利權。企業在取得專利權后,應當在內部建立完備的專利管理制度,并且根據《專利法》的規定按時繳納年費。其次,如果是通過委托或合作的方式取得的技術成果,相關當事人應明確約定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的歸屬,否則,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委托開發的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應歸屬于受托方,合作開發的專利成果由各方共有。
此外,要加強對技術核心人員的管理。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的專利一般是由員工以職務發明的形式創造的。因此企業應注意避免因專利人才的流失而導致的對于本企業專利技術的侵害。企業可以與核心技術人員事先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保密協議”等限制措施,要求核心技術人員在離開企業后的一段時間內不得從事與本企業有競爭關系的工作,并義務為企業保守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同時給予相應的物質補償。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業核心技術人員的流失,從而保護企業的專利權。
上一篇:商場促銷員與哪個單位確立勞動關系
下一篇:勞動者離職事實和類型由誰舉證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