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理解與適用
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同其他訴訟案件一般,都要求當事人雙方提供相關的證據材料,也就是說當事人雙方都有舉證責任,具體的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第六條中。為了能更好的理解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我們有必要對第六條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理解與適用(第六條)是怎樣的?下面就由小編為您做詳細的介紹。
1、第六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2、本條是關于當事人在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的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
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提出證據并加以證明的責任。如果當事人未能盡到上述責任,則有可能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舉證責任的基本含義包括以下三層:
(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出證據;
(2)當事人對自己提供的證據,應當予以證明,以表明自己所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主張;
(3)若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不能提供證據或提供證據后不能證明自己的主張,將可能導致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3、誰主張,誰舉證
當事人主張事實進行辯論不能空口無憑,而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誰主張什么誰就應該證明什么,否則,提出的事實將有可能不被認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勞動爭議發(fā)生以后,調解、仲裁作為非訴訟程序,與訴訟活動一樣首先應當查清事實真相,對于雙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辨明真?zhèn)危拍苓M一步解決勞動爭議,滿足或者保護當事人合理的利益主張。在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階段,當事人應當像參加訴訟活動一樣,積極舉證,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所主張的事實。勞動爭議雖然有其特殊性,但一般意義上仍屬于民事法律爭議,本法與民事訴訟法基本一致,將“誰主張,誰舉證”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一般舉證責任規(guī)定。
4、用人單位的特殊舉證責任
在通常情況下,由原告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先提供證據,原告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提供了證據并使用這些證據證明所主張的事實,被告對原告的主張予以反駁時,才由被告對反駁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并加以證明。但是也有一種例外情況,在某些特殊侵權案件中實行舉證責任的倒置。舉證責任的倒置,是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于案件事實的特殊性,法律在確定舉證的順序時,免除了由原告對其主張的事實首先進行舉證的責任,而確定由被告人承擔舉證責任。它是基于現代民法精神中的正義和公平原則,而對傳統(tǒng)的“誰主張,誰舉證”進行的補充、變通和矯正。
5、本法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定了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倒置,但僅僅是涉及“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情況。這一規(guī)定是基于對當事人提供證據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的考慮,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因為事實上,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地位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處于不平等,雙方的維權能力仍然不對稱、不平衡。表現在:
(1)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勞動者仍然是一個個人,通常情況下與掌握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的作為組織體的用人單位相比是弱者,其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的對抗能力依然遠不及用人單位;
(2)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弱者地位、隸屬地位常常使其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繼續(xù)處于弱勢地位,例如用人單位由于其在勞動關系中的管理者地位掌握著更多的信息,并因而在勞動關系中具有比勞動者強得多的舉證能力;
(3)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的勞動者常常由于勞動關系尚未解除而仍然處于用人單位的管理之下,這時勞動者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的行為仍然直接受制于用人者,勞動者在維系其勞動關系的考量中,不可能與用人單位“奮力抗爭”;
(4)有些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是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例如人事檔案、用工花名冊,勞動者無法提供或者很難舉證。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堅持“誰主張,誰舉證”,對于勞動者來說就是有失公平的。本法規(guī)定,這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證據應當由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這里的“不提供”是指用人單位主觀上“不提供”,而不是客觀上的“不能提供”。
那么,用人單位就必然因為自己不提供其應當提供的證據而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這一舉證責任原則,應當貫徹于調解、仲裁、訴訟的全過程。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理解與適用(第六條)的介紹,在勞動爭議案件中負主要舉證責任的是用人單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勞動者無需提供證據材料。我國訴訟法主張“誰主張,誰舉證”,所以勞動者在勞動糾紛案件中也應該積極地收集材料,如果證據材料在用人單位手中的則由用人單位提供。
上一篇:在我國確認勞動關系能否調解
下一篇:用人單位社保欠繳能否勞動調解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勞動調解知識排行榜
- 01勞動爭議勞動者該如何與用人
- 02勞動糾紛調解有哪些方式?
- 03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 04勞動爭議協(xié)商、調解和仲裁制
- 05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
- 06勞動爭議調解步驟
- 07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
- 08勞動調解時間
- 0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成
- 10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的情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