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勞動仲裁官司,必須了解的幾件事
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一大要點:勞動爭議必須先仲裁后訴訟,不可顛倒
1、 根據中國法律規(guī)定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必須先行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即仲裁前置程序。
2、法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大要點:仲裁管轄很重要,選錯仲裁地后悔莫及
打勞動仲裁官司,首先要考慮在哪里告?
根據現行法律規(guī)定,勞動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都有管轄權,但實踐操作做確差異很大,對勞動者而言選擇哪一個地方的仲裁機構仲裁是個很有技巧的事,天尚律師建議,至少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如選勞動履行地仲裁機構,最大的難點和法律風險是——申請人需要證明勞動履行在哪里,如果不巧的是自己的《勞動合同》僅約定某一城市,如工作地點為: 南京,大家都知道一般每個城市的區(qū)都有仲裁委員會,且勞動仲裁一般由各市區(qū)級勞動仲裁機構管轄,那就這個例子而言,申請人有可能因無法提供勞動合同履行地證據材料而被南京各個區(qū)縣的仲裁機構以沒有管轄權為由拒之門外,即使某一個仲裁機構受理了,那被申請人(用人單位)也可以提出該仲裁機構無管轄權的異議(用人單位通常會采取異議方式拖延時間),一旦異議此案一般會被延誤30天左右,況且如異議成功(實際上可能性很大),此案將被移送到用人單位所在地仲裁機構管轄,此案一般還需要經過重新申請、排期,至少60—80天的時間白白浪費了,對被裁員的勞動者而言,是雪上加霜。
2、特別提示:按照我們在此類眾多案件中的實踐經驗和現行法律規(guī)定分析,實踐中,用人單位恰恰抓住這一個模糊點,往往籠統(tǒng)的模糊性的將工作地點表述成“XX省市”甚至“XX地區(qū)”,而勞動者為便于親自參與案件而選擇在勞動合同履行地(工作地點)申請仲裁。殊不知,勞動爭議案件一般由基層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勞動者往往因勞動合同中的履行地約定不具體不明確,導致仲裁案件的申請不予受理、被用人單位提起管轄權異議,或者即使仲裁勝訴,用人單位拒不履行的情況下,執(zhí)行生效裁決困難重重或成本高昂,耽誤了最佳解決時間甚至造成無法避免的風險和損失。
3、法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本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4、仲裁地點選擇要考慮當地司法環(huán)境
眾所周知,各地司法環(huán)境,裁判尺度標準不同,常常存在同樣的案件,在不同區(qū)域仲裁機構處理結果不同,這是勞動者提起勞動仲裁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如選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司法環(huán)境較好且裁決、判決較為統(tǒng)一的城市法律風險相對可控,反之則需要勞動者慎重考慮。這點對于用人單位以“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等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尤為關鍵,因為理由成立將導致勞動者不能獲得分文的補償或賠償;如理由不成立,用人單位即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相當于經濟補償金雙倍的賠償金,可是各地仲裁機構、法院對“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且區(qū)別很大,如在上海,勞動仲裁機構及法院一般不只審核該規(guī)章制度程序合法性及實質合法性,同時也考慮用人單位自身是否全面執(zhí)行了該規(guī)章制度、是否有違誠信的理解和執(zhí)行該規(guī)章制度(如明知勞動者存在違規(guī)可能,從不進行勸解、亦提供違規(guī)條件或默許違規(guī)存在)、是否存在利用該等規(guī)章制度惡意裁員等。這是選擇仲裁地的重要技巧之一。
5、勞動仲裁地點選擇影響裁決或判決的執(zhí)行
這點,道理比較簡單,如采取用人單位所在地仲裁機構及法院解決勞資爭議,一般由用人單位所在地(通常也是財產所在地)執(zhí)行法院執(zhí)行,否則如在外地申請執(zhí)行,將必然導致執(zhí)行距離長、周期長、費用高,甚至得不到執(zhí)行。
6、不同仲裁地選擇可能影響到補償金、加班費等補償標準
這點不言自明,中國各地城鎮(zhèn)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標準不同,如上海全國最高,2013年為5036元/月,這將直接影響到員工可以拿到的經濟補償金金額(就封頂員工而言)及其他費用的金額。
7、啟動行政程序要做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監(jiān)察機關進行
勞動監(jiān)察為屬地管轄,根據不同案情,就拖欠勞動報酬、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經過勞動監(jiān)察程序和不經過勞動監(jiān)察程序將影響到勞動者最后拿到的賠償金額,而如果勞動者想啟動這一程序就要在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監(jiān)察機關進行了。
8、要考慮不同地區(qū)仲裁的社會影響力和媒體關注度
根據我們的經驗,對于大規(guī)模裁員的跨國公司而言,媒體溝通工作非常繁重,稍有不慎,極有可能損失巨大,而北京、上海此類一線大城市媒體資源豐富,自媒體、互聯(lián)網渠道發(fā)達,且此類媒體均有關注跨國公司重大裁員案件的專題和報道資源,這點對勞動者維權而言可能是四兩撥千斤,我們建議勞動者選擇北京、上海一類大城市提起此類仲裁申請及訴訟。
第三大要點:團結才有力量
這點無需多言,就跨國公司裁員而言,如勞動者選擇單兵突擊,用人單位為了防止出現敗訴造成的示范效應,通常會調動外部律師、內部合規(guī)、法務、人力資源、財務等各方方面力量力阻單個勞動者維權成功,一但出現敗訴風險,用人單位常常會采取程序拖延,如仲裁敗訴后再起訴到法院,法院一審敗訴后再二審,甚至申請再審,用程序、時間和精力的巨大消耗來拖垮勞動者,最終只能接受損失較大的和解方案。
此時,勞動者最需要的是團結,當然形式可以多樣,如三五成群一起委托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律師,根據案情不同,由律師同時啟動勞動監(jiān)察程序并分組分期起訴,一來可以節(jié)省精力便于溝通,二來用律師之手來給用人單位較大壓力,同時也可獲取較為優(yōu)惠的律師代理費用,這也是本所律師在處理類似跨國公司裁員案件的經驗和操作技巧的總結,可供勞動者重點參考。
下一篇:云南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管轄范圍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勞動仲裁知識排行榜
- 01勞動仲裁管轄地如何選擇
- 02 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和注意
- 03 如何避免勞動仲裁的風險
- 04雙倍工資仲裁時效有多長?
- 05勞動仲裁怎么申請
- 06勞動報酬仲裁時效是多久
- 07勞動仲裁受理時間有多長
- 08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 09如何申請強制執(zhí)行勞動仲裁裁
- 10什么是仲裁時效中斷及中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