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征收個稅
相信每位從事HR工作的各位小伙伴都在曾經的工作中遇到過與員工解除合同的情況,有些解除合同的情況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支付經濟補償金時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征收個稅,面對這些即使是專業從業人員有些時候也會感到迷惑。下文勞動法律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內容。
一、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征收個稅
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2、超過平均工資3倍的部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在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內,比如2.5倍,就不會受十二年的限制,這時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還是要納稅。
二、經濟補償金的金額如何計算
解決了哪些情況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這個問題后,緊接而來的就是如果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金額如何計算的問題。
其實關于這一點,國家的法律法規也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十八條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總結上面的法律法規的意思主要如下
經濟補償金按照工作年限計算,工作N年支付N個月工資,N不足整數時,不足整數部分是>0.5的情況則按照1個月計算,<0.5的情況按照0.5個月計算。另外N<=12。
月工資標準按照合同解除或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按照應得工資(工資=基本工資+補貼+加班費+其他)計算。
If個人平均工資<最低工資標準,按照最低標準。If個人平均工資>市平均工資3倍,按照市平均工資3倍計算。
注意新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起執行,在此之前的按照之前的規定,之后的按照新法執行。
三、兼職被辭退有經濟補償金嗎
勞動者兼職,對本職工作有嚴重影響或經單位提出后拒不改正而被辭退的,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
勞動者從事兼職工作,在時間上、精神力上勢必會影響到本職工作。如果勞動者因為兼職工作的原因,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的;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是給本職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如果影響輕微,用人單位不能以此為由與勞動者解除合同。
2、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以上就是關于“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征收個稅”的詳細內容,經濟補償金只適用于用人單位向員工支付,法律沒有規定員工向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支付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合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支付經濟補償金。其情形包括:勞動者因用人單位過錯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依法終止。
上一篇:職工患病的醫療期有多久
下一篇:員工工傷待遇什么時候開始享受?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工傷待遇知識排行榜
- 01工亡待遇標準有哪些
- 02 停工留薪期限和待遇是什么
- 03工傷期間還有工資發放嗎?
- 04 工傷保險待遇停止的情形
- 05職工因工致殘的待遇
- 06怎樣申報工傷事故
- 07未簽勞動合同工傷怎么賠償
- 08非因工負傷醫療期工資怎么算
- 09工傷補償如何發放
- 10試用期發生工傷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