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傷保險,如何繳費?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之一,是指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或在規定的某些特殊情況下所遭受的意外傷害,或是患職業病,以及因這兩種情況造成死亡、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勞動者及其供養親屬(遺屬)能夠從國家、社會得到必要的物質補償。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也包括生活保障所需。
工傷保險與人身意外傷害險有區別嗎?
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是一種政府行為,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商業保險的一種,是一種商業行為。對于大多數用人單位而言,參加工傷保險是法定義務,而是否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則由各單位自行決定。工傷保險所提供的保障水平一般僅滿足于被保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高于社會貧困線,低于勞動期間的工資標準;人身意外傷害險所提供的保障水平的高低完全取決保險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和投保人交費的多少而決定,投保人只要有繳費能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合同規定的要求,投保金額不論多少都是可以的。
那么,參加工傷保險,如何繳費呢?
一、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費用全部由用人單位負擔,職工個人不負擔工傷保險費,這是工傷保險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項目的重要區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這也是國際慣例。
二、用人單位必須按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繳費基數,按時繳納工傷保險費。
用人單位的繳費基數為單位職工的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三、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
不同的行業,工傷風險有很大差別,工傷保險費率在實現社會共濟的同時,與用人單位所屬行業掛鉤,形成行業差別費率,使工傷保險繳費更為公平。在實行行業差別費率的基礎上,建立單位繳費浮動機制。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傷發生情況和工傷保險費使用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