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后五險一金該怎么處理
職工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單位除了要支付其相應工資外,還要為其購買五險一金,但其中也有一些保險是需要職工本人也繳納的。若職工日后辭職的話,那么他的五險一金該怎么辦?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辭職后五險一金該怎么處理吧。
一、辭職后五險一金該怎么處理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1、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2、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由此可知,法律經驗編輯在此提醒各位:員工辭職后,關于“五險一金”的處理,將會由原所在的用人單位為其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注意:失業保險只對單位不對個人,故辭職后個人不能交納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個人可以到社保部門繳納。
二、以廣州市為例進行介紹。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若不是本地戶籍人員,重新建立勞動關系后應由用人單位辦理繼續繳納社保;若是本地戶籍人員,可以直接到戶籍地地稅局辦理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社保是累計計算的,到退休時只要滿足退休條件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退休待遇。
三、以煙臺市為例進行介紹。
跨省或省內跨市重新就業的人員,需要辦理轉移,但要符合4個條件之一:
1、是男性不滿50周歲、女性不滿40周歲;
2、是返回戶口所在地就業參保的(含個人掛檔繳費),不受上述年齡限制;
3、是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調動,并開具調令或者商調函,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
4、是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地且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按規定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或因沒有滿10年參保地轉移至戶籍所在地的。
辦理程序非常簡單,分兩步:
1、是參保人員離開原就業地時,到原參保地社保部門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2、是到新就業地就業并參保繳費后,本人或者用人單位憑《參保繳費憑證》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轉移申請,并出示。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新、舊參保地社保機構互相銜接,完成轉移接續手續的辦理后,再通知用人單位或本人。
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不同的地方對職工辭職后五險一金怎么處理的規定不同,上文中小編以廣州市和煙臺市為例子,為大家做出了具體的闡述。當然,你所在地區的規定可能與這兩個地區的規定不太一樣,最好是具體咨詢一下當地的人社部門。
上一篇: 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大事件回顧
下一篇: 職工對單位不繳納社保費的做法如何處理?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