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大事件回顧
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發生了哪些事情?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企業“五證合一”社會保險登記工作、《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正式實施等。下文為您一一介紹。
2016年11月28日
人社部印發《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
人社部印發《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等問題,以促進跨省流動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平穩運行,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
《通知》對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繳費信息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管理、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轉移、重復領取基本養老金的處理、退役軍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城鎮企業成建制跨省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處理、戶籍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歸集責任等問題進行了明確。
2016年9月28日
人社部、財政部印發《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人社部、財政部印發《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管理職責、基金投資、收益分配及費用、計劃管理及信息披露、監督檢查等作出明確規定,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暫行辦法》規定:職業年金基金,是指依法建立的職業年金計劃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運營收益形成的機關事業單位補充養老保險基金。職業年金基金采取集中委托投資運營的方式管理,其中,中央在京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基金由中央國家機關養老保險管理中心集中行使委托職責,各地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基金由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集中行使委托職責。
2016年8月22日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企業“五證合一”社會保險登記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企業“五證合一”社會保險登記工作的通知》,以加快推進“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
從10月1日起,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進行社會保險登記證管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未納入“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管理的單位仍按原辦法,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并逐步采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登記證管理。
各地要及時建立適合“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的企業社會保險登記業務流程,為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登記服務。新成立的企業在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時,同步完成企業的社會保險登記。
2016年6月29日
人社部印發《關于積極推動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貫徹落實2016年醫改重點工作任務,加強三醫聯動協同,進一步明確人社部門在醫改中的作用和任務,人社部印發《關于積極推動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的指導意見》,對人社部門推動三醫聯動改革,做好醫改有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該《意見》要求著眼于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局、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和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要立足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以醫療服務體系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
2016年5月1日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正式實施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國家社會保障儲備基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以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
《條例》按照審慎穩健、公開透明的原則,規定了基金管理運營的多項風險防控措施: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應當按照國務院批準的比例在境內外市場投資運營基金,合理配置經國務院批準的固定收益類、股票類和未上市股權類等資產;制定基金的資產配置計劃、確定重大投資項目,應當進行風險評估并集體討論決定;定期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告基金管理運營情況。
2016年1月3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
國務院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就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出明確要求。
《意見》明確提出了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等“六統一”的要求。
《意見》強調,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點任務,各省(區、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對制度整合作出規劃和部署,各統籌地區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臺具體實施方案。
上一篇:國企下崗工人有社保補貼嗎
下一篇:辭職后五險一金該怎么處理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