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用人單位是需要按照發放勞動報酬的,此外,還需要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雙方當事人是需要按照比例承擔社會保險的費用的,那么,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下面,小編詳細為您介紹具體內容。
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勞動法》第100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根據《違反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第17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除責令其補交所欠款額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額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金收入并入社會保險基金。
我國法律規定,只要員工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應該為其員工參保。
《勞動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違反這一法定義務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勞動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監督檢查辦法》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的規定,具體處罰有:
(1)責令限期繳納。即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在一定期限內全部繳清費用。
(2)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滯納金的數額為每逾期一日加收所欠款額的2‰。
(3)對欠繳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如果員工不愿意繳納社會保險企業會承擔責任。
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不履行的話要承擔法律責任。
企業必須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否則就是違法,以后萬一發生爭議,企業就處于不利地位。
對企業來說,碰到不愿繳納社會保險的員工,或者干脆不要,或者曉之以理,說服員工依法參保。讓員工寫“自愿不繳社會保險”之類書面申請的做法,在法律上并不可行。
社保機構有權對不辦理社保登記的用人單位及負責人直接罰款。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社保機構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有權直接罰款。
《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相關內容,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協議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如果用人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上一篇:工作期間公司辦的社保卡如何取得
下一篇:社保斷半年有影響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