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齡化程度提高 農村贍養糾紛呈上升趨勢
2006-11-08作者:未知來源:勞動法律網
本報11月6日訊6日,記者從濟寧司法局了解到,從2006年初至今,因不贍養老人引發的民事糾紛在農村呈上升趨勢。
有關人士解釋,據濟寧市司法局“148”中心接詢統計,從2006年1月至8月,共接詢贍養糾紛53件,占民事接詢量的4%,其中農村贍養糾紛48件,占民事接詢量的3.6%。9月份共接詢、接訪153件,絕大部分為民事糾紛,其中農村贍養糾紛8件,占該月接詢量的5.3%。
司法專家分析了此類案件的特點。其中大部分贍養糾紛發生在農村,當事人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56歲,大多數喪失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當事人的子女多數與老人分家,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狀況;社會特殊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家庭產生的贍養糾紛處理難度很大;老人因感情溝通、精神慰藉等非物質請求導致的贍養糾紛增多。
贍養糾紛增多的原因集中存在于:兒子外出打工,媳婦不贍養公婆,更有甚者,兒子攜妻帶子一同外出打工,將老人的贍養問題拋在腦后;在一些家庭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存在隔閡,當繼父母年老需要贍養時,繼子女則推卸責任;個別老人自律意識較差,沾染陋習,如一些老人沉迷于麻將等活動,甚至參與賭博,直接影響身心健康和經濟開支。
因此,有關專家認為,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明顯提高,贍養老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贍養義務人道德意識弱化,法制觀念越來越淡薄。因此,在通過法律手段,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只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贍養糾紛,并且村委會、調解委員會、司法、民政、婦聯等組織應共同深入基層,經常過問老年人的生活,引導、教育老人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家庭糾紛,力求取得最佳的社會效果。(賈紅梅 李 淼)
有關人士解釋,據濟寧市司法局“148”中心接詢統計,從2006年1月至8月,共接詢贍養糾紛53件,占民事接詢量的4%,其中農村贍養糾紛48件,占民事接詢量的3.6%。9月份共接詢、接訪153件,絕大部分為民事糾紛,其中農村贍養糾紛8件,占該月接詢量的5.3%。
司法專家分析了此類案件的特點。其中大部分贍養糾紛發生在農村,當事人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56歲,大多數喪失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當事人的子女多數與老人分家,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狀況;社會特殊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家庭產生的贍養糾紛處理難度很大;老人因感情溝通、精神慰藉等非物質請求導致的贍養糾紛增多。
贍養糾紛增多的原因集中存在于:兒子外出打工,媳婦不贍養公婆,更有甚者,兒子攜妻帶子一同外出打工,將老人的贍養問題拋在腦后;在一些家庭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存在隔閡,當繼父母年老需要贍養時,繼子女則推卸責任;個別老人自律意識較差,沾染陋習,如一些老人沉迷于麻將等活動,甚至參與賭博,直接影響身心健康和經濟開支。
因此,有關專家認為,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明顯提高,贍養老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贍養義務人道德意識弱化,法制觀念越來越淡薄。因此,在通過法律手段,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只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贍養糾紛,并且村委會、調解委員會、司法、民政、婦聯等組織應共同深入基層,經常過問老年人的生活,引導、教育老人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家庭糾紛,力求取得最佳的社會效果。(賈紅梅 李 淼)
上一篇:深圳上千家單位被責令限期支付工資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