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門前集體斷指為證明什么?
8月1日下午3時許,4名中年男子在清華大學西門附近,用菜刀砍下了各自左手小指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沒有人愿意用自殘身體的方式來求取真相。那么他們到底是要證明什么真相呢?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竟僅僅是為了以此證明自己并未曠工。
他們說:“如此殘忍地對待自己,竟僅僅是為了以此證明自己并未曠工。”
“因為我們的飯碗被人砸了!”
斷指者之一張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4名斷指者原本是湖南省寧遠縣水利水電局的正式在編職工,在寧遠縣水電局下屬派出機構太平農電管理站(獨立法人——記者注)工作。2000年11月,太平農電管理站與湖南省電力公司永州市寧遠縣電力局合并,管理站人財物全部移交給寧遠縣電力局,當時移交正式職工共19人,其中就包括這4人。
進入寧遠縣電力局后張珅等人才發現,他們的編制沒有了,成了“編外人”,而且同工不同酬。他們的收入只有電力局正式職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但他們也并沒有過多質疑,他們都相信自己“以后有一天能夠成為正式職工”。但是,事情并沒有朝著他們相信的方向發展。
2006年年底,湖南省電力公司在湖南各縣區電力局成立勞務派遣公司,讓所有編外職工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據張珅介紹,自2007年1月以后,他們的工資、公積金、社會保險繳納的主體悄然變成了寧遠縣恒遠農電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恒遠公司)。“知道發放工資的主體變了之后,我們就開始拒絕領取工資。”
新《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后,湖南省電力公司隨即下發了《關于規范用工管理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單位必須全面清查、掌握主業崗位人員的相關情況,凡借用在主業崗位工作的多經企業員工、農電服務公司員工,應于2008年10月31日前全部無條件返回原單位工作,并與原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盡管我們有移交協議,可是電力局卻不承認我們正式職工的身份,從我們被移交后,一直強迫我們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讓我們與寧遠電力局脫鉤,不占他們的編制。”黎波激動地說。他也是斷指者之一。
黎波告訴記者:“這樣的僵局沒有持續多久。那時,我們像往常一樣到太平供電所(改制后的名稱,即之前的太平農電管理站——記者注)報到上班,可那里的簽到表卻是恒遠公司的。”
“這個圈套就裝在那里:你簽了,就簽到恒遠公司去了;不簽,他們就說你曠工!”張珅無奈地表示。他們最終還是沒有簽恒遠公司的簽到表。
2009年離任的農電總站原站長周石軍曾表示,張珅等人確實一直在供電所上班,但是有十幾天給他們的簽到表是恒遠公司的。“后來改了,改成太平供電所了”。
記者在一份由寧遠縣電力局農電總站出具的《關于<請求省公司解決原水電局十九名全民制職工編制報告的答復>》上看到如下說明,“為加強農電管理,2007年,農村供電所業務委托給了恒遠農電服務公司,你們作為供電所員工,也應當與恒遠農電服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目前恒遠公司要求與你們簽訂勞動合同,你們一直拒絕。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法律規定,單方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
2008年12月25日,寧遠縣電力局以19人曠工15天以上為由,和他們解除了勞動關系,并發出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
這一決定讓19人驚呆了。“不過是一起勞動糾紛,卻沒想到電力局卻做得這么絕。”
斷指者之一的張永勝告訴記者:“其間我們一直在上班,沒有曠工。連寧遠縣電力局原局長唐向東都曾告訴我們,‘知道你們沒曠工,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
當時,電力局并沒有明確給出他們是在何時曠工。后來,他們才了解到電力局是認為他們在2008年10月曠工。
這19人的律師向記者展示了2008年10月9日至2008年10月30日的《綜合班派工單》,名單上就包括了19人中的多人。
仲裁 起訴
張永勝等人試圖辯解,但寧遠縣電力局并不理會。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尋求仲裁機構的幫助。
因對解除勞動關系不服,張永勝等人于2009年4月向湖南省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以湖南省電力公司為被申請人,申請恢復其與被申請人下屬的寧遠電力局的勞動關系,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及補發工資。
湖南省仲裁委委托永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了審理。裁決結果認為,他們與湖南省電力公司沒有勞動關系。
《仲裁裁決書中》寫道:雖然自2007年元月以來,黎波等12名申請人與寧遠縣恒遠農電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從工資發放形勢與領取等事實來看,恒遠公司與黎波等12人形成了勞動事實關系,用人單位為恒遠公司,而非被申請人。
“正如剛才我說的那樣,工資、公積金、社會保險繳納的主體是被強制變更的,我們在得知此事后便沒領工資。”張永勝提供了一份通知,上面寫明:今年3月以來,不知什么原因你們一直沒到公司財務領取你們的工資,現提醒你們,請你們在2008年10月25日前來公司財務領取工資。
然而對于此問題,《仲裁裁決書中》中寫道,“已超過法定申請仲裁時效,本會依法不予實體審查。”
“為電力局辛苦了這么多年,工作怎么說沒就沒了呢?”于是,張永勝等人在2009年7月9日向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09年8月10日,雨花區人民法院給了他們一份信訪接待室出具的告知單稱,寧遠電力局雖然是湖南省電力公司的分支機構,但是它有營業執照,是獨立的法人,具備民事主體資格,“寧遠電力局才是適格當事人,而不是湖南省電力公司”。19人應以寧遠電力局作為被申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隨后,張珅等以寧遠電力局為被申請人,又一次向永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永州市勞動仲裁委以申請事項均與前次申請相同為由,裁定不予受理。
此后,張珅等又以湖南省電力公司以及湖南省電力公司寧遠電力局兩個主體重新申請仲裁,永州市仲裁委仍以“一事不再理”為由裁定不予受理。
張珅等人再次到雨花區人民法院,將訴訟材料提交至立案庭。在多次電話催促后,雨花區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25日回復其一份信訪告知書稱,該案屬于國有企業改制改革,應向主管部門和勞動部門反映,法院不予受理。
上一篇:形象設計公司,留人又留財
下一篇:勞動訴訟專業戶鉆的是誰的空子?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