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裁員如何賠償
我們知道,對于在中國的外企,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如果要裁員的,需要經過法定的程序,需要給予員工賠償。那么,外企裁員如何賠償呢?
外企裁員如何賠償
第一,企業(yè)裁員必須經過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并且政府批準才可以,否則無權裁員。如果擅自裁員,就按照單方終止勞動合同對待,這樣勞動者可以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也可以要求對方支付補償金。
第二,你的崗位在勞動合同中已經約定,用人單位無權單方變更,他們所有的調動其實是以前國有單位的做法,這種做法已經隨著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而終止了。
第三,工資計算必須包含津貼以及應得獎金等,勞動部對此有明文規(guī)定。
目前最好的辦法是你私下與單位代表談判,講明你的權益以及法律依據,同時對單位做有限的讓步。既然單位就是要裁人了,以后合作也不會太愉快,因此你在得到應有補償后可以離開。
經濟性裁員職工是否可以獲得補償?法律依據是什么?
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職工可以獲得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是《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guī)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yōu)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因經濟性裁員對職工的經濟補償如何計算?勞動部文件《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對此有明確的規(guī)定:
“第九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一條 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yè)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yè)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yè)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
下一篇:公司裁員需要向勞動局申請嗎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