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員工后單位的義務
員工的去留難以確定,無論是員工自己辭職,還是單位按照法律規(guī)定解雇了員工,單位都需要履行好解除勞動合同后的義務。
一、出具離職證明
員工在離開原單位到新單位工作時,需要提交與原單位的離職證明,以證明自己與原單位完全解除了勞動合同,不存在同時有兩個勞動關系并存的情況。因而原單位在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應當出具員工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
二、轉移檔案和社保、戶口等關系
有些單位設置了集體戶口,員工在加入公司時會將戶口遷入單位的集體戶口中,離職后單位自然應該協(xié)助員工轉出戶口。大部分民企都沒有設立集體戶口和檔案管理,需要員工自己到人社局辦理檔案掛靠或者寄回戶口所在地。如果有檔案和戶口在公司的,單位應當在十五日內為員工辦理轉移手續(xù)。
社保是國家強制要求公司為員工辦理的,在離職后,單位需協(xié)助員工將社保轉移到新公司。
三、結清工資和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般情況下,員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單位在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單位需要結清員工工資,不能以任何理由克扣和延遲發(fā)放離職員工的工資。如果因為員工離職造成公司損失的,可以要求員工賠償。
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主動表示不續(xù)簽原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yè)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四、支付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約定的補償金
對于部分崗位,尤其是技術性崗位和高層管理人員崗位上的員工,在離職時單位會要求與其簽訂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來保護公司的商業(yè)秘密。但需要注意,競業(yè)禁止需要支付離職員工一定的金額,作為限制其找工作的補償。因而在員工離職后,也應當支付競業(yè)禁止補償金。
法條鏈接: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yè)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yè)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上一篇:你收到的解聘通知書是合法的嗎?
下一篇:員工不能勝任工作怎么解雇?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