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休假 有關免職的漏洞
——免職成“帶薪休假”凸顯制度漏洞
去年10月被宣布免職的江西省宜黃縣縣委書記邱建國和宜黃縣原縣長蘇建國,最近分別出任撫州金巢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和撫州市公路局局長,引起民意嘩然。有學者稱,現在官員免職成了“帶薪休假”,問責的官員大面積復出,傷了民心。
兩“建國”的順利復出再次表明:撼山易,撼官帽難!即使老百姓為捍衛自己的利益付出了最寶貴的生命,那也撼不動官員頭上那頂烏紗帽。所謂的免職,其實就是為了平民憤忽悠群眾——讓“問題官員”“帶薪休假”而已。如此處理“問題官員”不僅深深地傷了民心,還增添了某些官員亂作為、侵害群眾利益的膽量和信心。同時,也凸顯了制度上存在著不可忽視的漏洞和詬病。
按理說,宜黃發生了性質那么惡劣的事件,兩個主要領導人理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輕則永不再被提拔重用,重則應追究其刑事責任。但遺憾的是,人家屁事都沒有,“帶薪休假”一年后官復原職,而那個死了的自然也就白死了。
兩“建國”為什么會官復原職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某些制度存在著明顯的漏洞與不足。比如《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規定:“引咎辭職、責令辭職、降職的干部,在新的崗位工作一年以上,實績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重新擔任或者提拔擔任領導職務。”《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也有“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的規定。“一年后”、“一年內”不得重新任職,看起來是在懲處“問題官員”,其實是在袒護官員。但因為制度就是這么規定的,“問題官員”一年后官復原職,甚至被提拔重用也就不奇怪了。
二是這些“問題官員”背后必定有強硬的靠山作后盾。大家知道,縣長、縣委書記屬于省管干部。官當到這一步不容易,不跑不送是不行的,市上、省上沒幾個可靠的人也是不行的。否則,不是當不上,就是當不長。若再遇到一些麻煩事,弄不好必然會垮臺,而一旦垮臺之后當然再也不會被提拔重用,除非他們的確有過人的本事。
要我說,不管是處于那種情形,都不能把官員復出的時間規定為一年,至少規定10年以上,而且在10年內他們的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驚人的成績,百姓得到了實惠,絕大多數群眾認可,才可以再次提拔重用。怎么可以讓幾個上級官員在那隨便做主呢?另外,制度還應明確規定那些性質惡劣的、一心為了政績的、甚至弄出人命來的官員永不得提拔重用,構成刑事責任的,還要依法嚴懲。不能因為他們是領導就不處理了,也不能簡單以黨紀代替法律。自然是黨員領導干部,那就更應該模范遵紀守法,對那些明知故犯的,絕不能姑息養奸。另外,必須加大公開選人用人力度,堅決杜絕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關系、走后門、用“小圈子”里的人等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止那些貪圖名利和權力的人。
大家知道,中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現實中,某些人總喜歡打著愛惜人才、培養人才不易的幌子,將“問題官員”快速提拔重用,其背后本身就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只不過沒有人去認真查處罷了。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全是王寶生。如果嚴格去查的話,又有多少人敢說自己是清白的呢?又有多少人敢對天發誓說自己沒有貪污受賄過一分錢呢?可有人總擔心嚴查會出亂子。其實嚴肅查處貪官群眾是真心擁護的,不重用“問題官員”也是得民心的。
民心不可失,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一定要拜人民為師、把群眾當親人,一定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定要從制度上著手,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斷修訂完善制度,并嚴格執行制度,才能有效遏止免職官員“帶薪休假”后復出問題,千萬不能讓某些心術不正的人鉆了空子,千萬不能再做傷民心的事。(文/秦漢雄風)
上一篇:符合條件就應享受年休假
下一篇:帶薪年假是怎么規定的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