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正確對待勞務派遣的利弊?
如何保護被派遣工的權益,規范派遣行為,促進勞務派遣行業的健康發展,是我國勞動力市場建設以及法制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不過勞務派遣利弊并存,一方面應允許其存在和發展,另一方面應對其加以規范,克服其存在的弊端,特別是應注重保護被派遣工的權利。
問題:使用泛濫 待遇不平等
《勞動合同法》首次在法律中對勞務派遣作了專節的規定,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條件、勞務派遣的范圍以及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在實踐中,勞務派遣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勞務派遣的使用泛濫。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但目前許多用人單位在許多常規性崗位也使用勞務派遣,突破了法律的限制。而且,由于勞務派遣公司的設立門檻較低,導致勞務派遣公司設立泛濫,客觀上也造成了勞務派遣的增加。二是同工不同酬以及不平等待遇的現象廣泛存在。被派遣工在工資、社會保險以及其他福利等方面與用工單位直接雇用的人員存在不平等待遇。實際用工單位并非被派遣工法律上的雇主,也導致許多被派遣工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三是一些用工單位利用勞務派遣的方式逃避雇主責任或者降低勞動標準,勞動者權利遭受侵害時難以獲得救濟。四是勞務派遣的大量存在導致被派遣工分散,不易組織和加入工會,工會的作用較難發揮。
發展:提高門檻 嚴格責任
規范勞務派遣,促進勞務派遣的健康發展,需要治標也需要治本,應完善立法,也應嚴格執法。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方面完善勞務派遣制度:
第一,提高勞務派遣公司的設立門檻。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只要有50萬元的注冊資本就可以設立勞務派遣公司。這樣的門檻顯然過低,相當于變相鼓勵設立勞務派遣公司。由于勞務派遣公司經營的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服務,其經營好壞將直接影響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利益,因此,對勞務派遣公司的設立要求應較一般公司的設立條件更嚴格,甚至可以實行審批制。例如,美國有十個州的法律要求勞務派遣公司在開業前必須向州登記,一些州對勞務派遣機構的設立實行審批制,甚至勞務派遣公司的管理人員都必須接受政府的審批。此外,一些州對勞務派遣公司的設立則有嚴格的資本要求。
第二,加強對勞務派遣機構的日常監管。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對勞務派遣公司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日常的、重點的監察,督促其合法經營。鑒于現狀,我國可以引入年度審查制度,即勞務派遣公司每年必須向主管機構提供證明其已支付工資和參加法定社會保險的證據后才能通過年度審查。美國一些州,如佛羅里達州法律規定,勞務派遣公司只有向主管機關提交已經履行了有關工資、稅收、工傷保險以及雇員福利支付義務的證據后,主管機關才能頒發勞務派遣機構的初次和后續的許可。
第三,嚴格法律責任,特別是落實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的連帶責任!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在實踐中,用工單位往往免于承擔責任。在司法實踐中應進一步落實該規定,派遣單位侵犯被派遣工合法權益的,實際用工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特別是應承擔被派遣工處于其控制過程中產生的責任,包括工資、加班費用、安全和衛生、休假、就業歧視等雇主義務和責任。
第四,促進勞務派遣行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據統計,我國勞務派遣公司超過2萬家,普遍規模不大,經營不規范。而美國有200萬—300萬派遣工人,但美國50個州里大約只有700家勞務派遣機構從事勞務派遣服務。因此,應提高勞務派遣公司的設立門檻,控制勞務派遣公司的數量,擴大勞務派遣公司的規模,打造若干全國性的勞務派遣機構,提高其競爭力,打破當前普遍存在的“小作坊”的經營方式,提升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
上一篇:勞務派遣工常見的維權難題
下一篇:常見社保、工齡問題處理辦法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