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總工會遇勞動糾紛主動“攬進來”3年成功調解勞動爭議5766
“在天恒建筑公司有個規矩,不許使用‘農民工’、‘民工’這樣的稱謂,對外來進城務工人員統稱‘勞務工人’,雖然只是一個稱謂,卻體現了公司對這一群體的尊重。”大興區總工會副主席侯月海表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近年來大興區總工會與人保部門、工商聯等密切配合,為區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做出突出貢獻。2011年至今,區調解中心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8171件,成功調解5766件。
變化
遇勞務糾紛主動“攬進來”
在天恒建設公司,每一個施工現場的顯著位置都設有“友情提示”牌,提示牌的內容非常簡單,主要是提示勞務工人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若干渠道進行維權,上面有維權電話。如遇到勞務爭議或糾紛的事情,公司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到場,幫助協商解決。
去年秋天,該公司的一個施工項目,因勞務工人、勞務公司對勞務合同條款的解讀出現分歧,造成30多位勞務工人沒能及時拿到工資。工人們按照提示牌公示的電話,找到了公司,這時已是傍晚時分。公司規定這種勞務糾紛的解決不能過夜,便連夜趕到工地。
“這換成前幾年,企業遇到這種事可能習慣性的‘推出去’,但是現在,企業敢于主動地‘攬進來’。經過公司負責人一夜調解,最終決定公司總部先行墊付工人的工資,后續再由公司和勞務公司協調解決資金問題,一場糾紛被化解了。”侯月海介紹。
侯月海表示,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時候,工會發揮了指導企業建章立制、實行制度化協調勞動關系的作用,引導企業把勞動關系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
進展
成功調解5766件爭議案件
目前大興建筑行業共有348家,提供了1萬余個就業崗位,但由于建筑業用工大多是外地農民工,從人員整體素質、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解決勞務糾紛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些年,在企業與工人之間,通過工會、人保部門、工商聯等密切配合,為大興區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大興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不斷加強,網格化調解聯動體系初步建立。
截至目前,該區已建立鎮級調解室19家,產業基地調解室2家,企業調解室335家,企業勞動關系協調員867名。2011年至今,調解中心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8171件,成功調解5766件,涉及職工9456人次,履行金額3623萬元。
截止到去年,大興區新增工會組織420家,其中社區村聯合工會269家,涵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共2185家,獨立建會151家,共計完成建會2336家。覆蓋職工15238人,新增會員數3068人,該區超額完成建會任務,建會率104%。
截至目前,該區符合工資協商條件的1181 家企業簽訂了工資專項合同,覆蓋職工73556人;949家企業簽訂了集體合同,覆蓋職工69061人;其中百人以上企業簽訂工資專項合同的有 126家,簽訂率達96.9%,實現了建會、簽訂集體合同、工資專項合同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三同時”。
計劃
今年突出一線職工維權
侯月海表示,2014年是精細之年,就是要細化工會服務職工的形式,從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出發,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大興區總工會將突出維權工作重點,以一線職工、農民工、困難職工、勞務派遣工為重點,規范各種用工行為,確保實現“簽合同、上保險、調工資、常幫扶”。
同時,提高全區工資集體協商質量。鞏固工資集體協商“三年行動計劃”成果,建會企業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企業不低于80%,續簽企業要保持在90%以上;推動行業協商層級上移、區域協商全面覆蓋、企業協商提質增效;選擇1-2個具有代表性的行業開展協商,探索在從業人員數量較多的工種中開展工資協商;做好示范典型的選樹工作,全區選樹示范典型共100家,各基層工會分別選樹示范典型3-5家,其中區域行業典型1-2家。(本報記者 孫艷)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