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就離職協商一致 18名飛行員與東家對簿公堂
因東家無故拖延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安排療養和休假等原因,18名飛行員集體向航空公司提出離職申請,卻遭到航空公司拒絕,航空公司稱18名飛行員若要離職,需先支付安家費、培訓費及各項損失共計400余萬元。雙方就此事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但雙方均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滿意,日前共同向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3月23日,順義法院將公開審理此案。
18名飛行員共同訴稱:其均為被告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在工作中服從領導安排,保障飛行安全無事故。但航空公司卻嚴重違反《勞動合同法》及雙方《勞動合同書》的約定,不按勞動合同法約定的時間支付工資,無故拖欠、克扣原告應得的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費用,未依法安排原告療養和休假,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利。就以上問題,原告曾多次向被告領導單位反映情況,希望能夠得到妥善解決,卻未果。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已經嚴重違法違約,故依《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向被告提交了《解除勞動合同告知書》,并要求被告辦理原告勞動人事檔案及相關檔案的移交手續,但被告回函拒絕終止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且不予辦理有關手續的移交工作,使原告無法重新就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故起訴,要求判決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被告為原告并辦理相關的檔案手續,補發獎金、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00萬余元。
被告航空公司起訴稱,我公司在招錄18名飛行員時為他們支付了安家費、引進費并提供了各項費用補助。簽訂勞動合同后更是為他們提供了豐厚的福利待遇。2008年底,我公司嚴重虧損,為了公眾安全和企業長遠利益,主動提出了停航申請并獲得批準。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最大限度的保障飛行員的利益。但是,18名飛行員在享受優厚待遇的同時,仍然以2008年年終獎未發放、工資晚發放、欠繳保險等為理由,催公司發放,影響公司正常運營。2009年7、8月份,在飛行旺季來臨之時,航空公司運營出現轉機,原告卻違反職業操守,集體在飛行旺季提出離職申請,嚴重影響了公司飛行隊伍的穩定和企業的安全運營,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致使公司再度陷入困境。根據相關規定,被告在離職時應提交流動申請書和擬接收單位名稱,新的接收單位原單位予以經濟補償,但因原告至今未提供接收單位名稱使我公司無法洽談補償數額。故請求判決原告繼續履行與我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若要解除合同,18名原告應向我公司返還安家費、引進費、培訓費及停飛損失以及補償費等共計400余萬元。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