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訴訟中常見敗訴原因
2011-05-10作者:未知來源:未知
兵書有云:“勝敗乃兵家常事。”我想訴訟也是如此,不過在很多勞動訴訟中,有些案件勞動者們明明可以勝訴的,卻因為一些常見的敗訴因素導致最后讓企業逃脫了責任。那么勞動訴訟中常見敗訴原因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案例一:宋某因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與企業發生爭議訴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審理過程中,單位認為未曾與該職工解除過勞動合同,當仲裁庭要求職工出示企業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證據時,職工無法提供,仲裁委因申訴人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故對其請求不予支持。
原因一:提供證據不足
評析:由于職工缺少證據,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如不成立,那么仲裁委對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是否正確或是否應支付經濟補償金都無需審理,職工提出的請求自然無法支持。
案例二:某職工因企業拖欠工資提出申訴,仲裁委經審理對職工的請求予以支持。但在執行該裁決時,職工發現企業除支付了拖欠的工資,沒有支付因拖欠工資另加發25%的經濟補償金。職工就此向仲裁委提出異議,得到的答復是:因本人未提出過該項請求。
原因二:申訴請求不完全
評析:因為職工的申訴請求不完全,廣義地說是請求不當,如果勞動者在提出申訴請求時,沒有把所想的全部提出,就會導致仲裁委對其未請求的部分在此次得不到審理,由此形成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護。
下一篇:申訴前要判斷好與單位的關系性質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