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mkaa"><center id="kmkaa"></center></ul>
      <strike id="kmkaa"></strike>
      勞動法律網-行業領先的法律服務網,提供專業勞動法律服務
      熱門城市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重慶 鄭州 天津 武漢 杭州 南京 蘇州 沈陽 成都 濟南
      請您選擇相應地區
      蘭州 福州 佛山 青島 惠州 無錫 溫州 南通 中山 珠海 鎮江 嘉興 長沙 長春 成都 常州 廣州 貴陽 昆明 上海 深圳 泉州 石家莊 呼和浩特 西安 廈門 東莞 大連 烏魯木齊 哈爾濱 合肥 湖州 南京 南昌 南寧 寧波 天津 太原 揚州 煙臺 銀川
      我的位置:勞動法律網 > 仲裁訴訟 > 勞動訴訟 > 正文
      屢新前遭悔約訴訟后獲賠償
      2011-07-26作者:未知來源:未知

        案例:劉小姐原是一家裝飾材料公司的部門經理。2007年12月14日,劉小姐通過應聘收到了某進修中心以電子郵件形式發來《聘用通知書》,告知她已被錄用,通知書中同時寫明報到日期、時間、聯系人以及劉小姐的職位、試用期、月薪等。其中在報到須知中明確“根據您目前的情況,我們希望您:盡快辦妥您現公司的所有辭職手續”。

        次日,劉小姐便向原公司遞交了辭呈,辭去月薪8000元的部門經理工作。原公司為劉小姐出具退工單。然而,讓劉小姐萬萬沒有想到,就在12月18日規定報到日的前一天,她竟接到進修中心撤銷錄用的電話通知。氣憤不已的劉小姐第二天前去進修中心要求對方按《聘用通知書》辦理錄用手續,遭到中心拒絕。

        今年1月,身陷失業困境的劉小姐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仲裁機關以進修中心非仲裁主體為由未予受理。于是,劉小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進修中心賠償3個月的工資損失2.4萬元、社保費損失9756元、年終獎損失2000元,共計35756元。

        對此,進修中心并未否認發出《聘用通知書》的事實,但認為12月17日電話通知劉小姐撤銷錄用,其撤銷要約的通知先于劉小姐同意的承諾,要約撤銷行為有效。同時,進修中心對劉小姐的損失提出質疑。

        一審法院經審理,判決進修中心向劉小姐賠償3個月的工資損失2.4萬元。進修中心不服,向市二中院提出上訴。

        市二中院審理后認為,原審法院查明事實清楚,判決并無不當。進修中心撤銷《聘用通知書》的行為無效。2008年10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勞動合同糾紛案作出終審宣判,劉小姐獲經濟賠償2.4萬。

        本案從表面上看起來是一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糾紛,但實際并非如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那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何時建立勞動關系呢?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但本案中的劉小姐還未開始上班,用工尚未開始建立,雙方還未構成勞動關系。因此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應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首先,要約與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訂立一項合同必須經過的階段。承諾生效時合同即告成立,也就是說,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若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分析本案,進修中心發給劉小姐的《聘用通知書》寫明了薪資的數額,報道的日期,聘用的崗位等具體內容,符合《合同法》規定的有效要約的條件,因此在劉小姐收到該聘函時,要約生效。

        若劉小姐在報到之日前去報道,則代表承諾,雙方合同成立。但沒等劉小姐承諾,進修中心就撤銷了聘函,該撤銷行為有效嗎?根據〈合同法〉第19條下列要約不得撤銷(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的;(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不可撤銷,并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本案中的聘函明確了報道日期說明該要約確定了承諾期限,同時劉小姐已經提交辭呈為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因此法院認定該要約不可撤銷是正確的,進修中心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所謂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合同成立前的締約過程中,因締約人一方致合同不成立或無效,或被撤銷所具有的過失,因該過失而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是一種法定之債。因此進修中心應承擔對劉小姐因信賴利益而造成的損失。

        其次,社會亟需建立誠信的就業環境。拋開法律問題不談,該案體現了當今社會存在的就業環境不誠信的問題。

        從現今的就業環境來看,用人單位是強勢的,有選擇用工權。但用人單位的盲目招聘、不誠信的行為,不僅會增加單位自身的用工成本,也增加了訴訟成本,浪費了訴訟資源。對勞動者來說,雖然可以在被單方毀約的時候拿起法律武器來討回一些補償,但就業機會的耽誤是無法彌補的。單位的不誠信行為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失是很難量化衡量的。

        目前,勞動仲裁和法院對求職者的保護只是損失的補償,但對即得利益和可預期利益是無法獲得賠償的。因此說,社會需要建立誠信的就業環境,而構建誠信的就業環境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共同的努力。

       

      更多勞動法內容盡在勞動法律網http://www.719521.com

      無需注冊 快速免費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精品国内片67194|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98视频精品全部国产|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6一12呦女精品|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影院|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男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五月天强力打造|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